捆载诗书上小舟,今春准拟作东游。
帆开汶水移花岸,路入梁山问酒楼。
到日定知幽兴满,新篇还与故人酬。
无端荒歉因循甚,潦倒行装又过秋。
捆载诗书上小舟,今春准拟作东游。
帆开汶水移花岸,路入梁山问酒楼。
到日定知幽兴满,新篇还与故人酬。
无端荒歉因循甚,潦倒行装又过秋。
这首清代诗人王建衡的《赴泲不果》描绘了诗人满怀期待地准备乘舟出游的情景。首句“捆载诗书上小舟”展现了诗人带着书籍踏上旅程,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跃然纸上。次句“今春准拟作东游”表达了诗人春天出行的计划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帆开汶水移花岸,路入梁山问酒楼”,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旅途:帆船在汶水之上航行,沿途经过繁花盛开的岸边,寻找着梁山上的酒楼,流露出诗人对山水风土的热爱和对人文交往的期待。
“到日定知幽兴满,新篇还与故人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此次旅行充满诗意的期待,相信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将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并期待能与老朋友分享这些新作。
最后两句“无端荒歉因循甚,潦倒行装又过秋”,诗人感叹由于意外的变故或拖延,未能如愿出行,只能看着时光荏苒,秋天又至,行李简陋,心情落寞。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旅行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凤蜡烧残,鹅笙炙罢,艳雪珑珑催曙。
画阑玉戏争妍,粉镜梅妆添妩。
裁云剪水,才幻出、满庭花雾。
怪谢家、摹拟难工,唤作因风吹絮。
正百福、香奁索句。更七宝、琳华堪赋。
压枝琼蕊齐开,按拍霓裳试舞。
银篝斜倚,恰一缕、麝薰微炷。
认迷离、空外春痕,只在六花多处。
青山笑我,百日催人,年来书剑飘零。
曾几何时,此间又作长行。
长安莫问倦旅,似随风、春絮秋萍。
征尘满,又连朝风雨,阻住归程。
客路嘶残羸马,任黄沙瘗恨,碧草无情。
惟有平林,遥天一抺青青。
盼他雨馀渐霁,喜林稍、清脆蝉声。
行暮矣,有炊烟、一缕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