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申丈凫盟贻书见讯且索近著寄答·其二》
《申丈凫盟贻书见讯且索近著寄答·其二》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近接霜前札,相怜塞上吟。

风沙游子路,松菊暮年心。

避世沮偕溺,寻山向与禽。

古来无独往,嗟尔竟长林。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良年所作的《申丈凫盟贻书见讯且索近著寄答(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申丈的关怀和他们共同的情感寄托。首句“近接霜前札”描绘了收到信件的场景,暗示季节已近深秋。接下来的“相怜塞上吟”表达了对友人在边塞生活的共情,以及对彼此精神世界的理解。

“风沙游子路”形象地刻画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而“松菊暮年心”则寓言了诗人和友人共享的晚年心境,松菊象征坚韧和高洁,暗合他们的品格。第五句“避世沮偕溺”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纷扰,第六句“寻山向与禽”则表达了向往自然、超脱尘俗的愿望。

最后两句“古来无独往,嗟尔竟长林”感慨自古以来,孤独的行者并不多见,而友人却选择了独自隐居山林,流露出对友人选择的理解和敬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河传 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词寄示,且徵予作,既又获见桥李诸俊用所拟,益切奇出,阅诵累日无厌。
因悟古人作长短句,若慢则音节气概,人各不类,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则律调步武句语,若无大相远者,间有奇语,不过命以新意,亦未见其各成一家也。
所以令之拟为尤难,强欲逼真,不无蹈袭,稍涉己见,辄复违背。
由是未易苟措,兹重以先生之请,思索且得十解,未知其实能似古人与否,惟先生有以教焉。
至正二年二月甲子序。
弁阳周草号,素钱子云号。
拟花间春日宫词春殿。
帘卷。
*金香远。
午漏沉沉柳阴。
楼前怨红何处寻。
沉吟。
玉沟流水深。
睡起长门催侍宴。
情正卷。
强把镜*展。
露柔荑。
添黛眉。
步移。
君王犹讶迟。

(0)

虞美人 壬子岁元夕,与邾仲羲同客横泖,羲

,古人有观灯之乐,故形之咏歌,今何所见而为之乎。
羲曰,姑写即景可也。
夜枕不寐,遂成韵语。
时予有子夏之戚,每无欢声,诘朝相见,而羲客*深闭逢三五。
不恨无歌舞。
天时人事总凄然。
只有隔*明月似当年。
老夫分外情怀恶。
无意寻行乐。
眼前触景是愁端。
*得岁寒生计在蒲

(0)

玲珑四犯 秋感

秋晚登临,渐古驿丹枫,初试霜信。
暝宿河桥,长记昼桡乘兴。
清夜载酒呼灯,向水面琵琶曾听。
想那时席上歌舞,多少旧家风韵。
茂陵投老惟多病。
好情怀、怎堪提省。
西风又动江湖梦,欢事今谁领。
重见纵有后期,怕吟袖、弓腰难认。
最恼人,沙上孤雁,落寒成阵。

(0)

河传 戏效花间体

庭院。
春浅。
重门深掩。
寂寞东风。
睡浓。
起来绣*花影重。
娇慵。
宿妆凝澹红。
待把眉山临镜画。
还又罢。
却放翠帘下。
画楼间。
楼外山。
倚阑。
只愁相见难。

(0)

江城梅花引 陆壹天、钱索 二老相会,皆有

及当道作者,盖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旧曾游。
翠娥讴。
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
心渐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递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昼楼。

(0)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红叶满青山。
*映溪湾。
柴门鸡犬白云间。
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
霜后橘兰斑。
篱菊香残。
夕阳回首一冯阑。
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