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王本斋尚书》
《呈王本斋尚书》全文
元 / 陈方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圣主光先业,王春再至元。

赞襄符妙算,择选副深论。

众悉推耆德,三曾镇大藩。

虎珠秋月避,鸟帜海云翻。

籍籍番禺颂,明明造化恩。

清标非柏府,高秩是薇垣。

煮海民为食,经营古所敦。

于淮邦足赋,浩汗利之源。

弊政思张弛,长材畀轾轩。

光芒分八座,精采送孤鶱。

鼎重千钧小,胶清万丈浑。

龙文须御服,马湩锡壶尊。

香散知心醉,春回到骨温。

冰霜愁左□,风雨命前奔。

灶灶连云起,船船附蚁屯。

绝知忘夙夜,何暇觅饔飧。

昔也东西浙,欢然远近言。

市无忧折阅,人不困牢盆。

公日唯扃户,方时亦在门。

从容尝接语,叹息每销魂。

裋褐□如鬼,传餐首欲髡。

潮乾晴沫白,日淡暮烟昏。

卒戍春鸣析,人家月照樊。

卤成俱井井,地限各村村。

碧海浮天际,黄芽暗竹根。

缅思多彷佛,已阅十寒暄。

识量今逾老,声华晚更尊。

谬知惭骫骳,甚欲写玙璠。

形吊徒萧瑟,心驰正郁烦。

仙花团雪净,江草乱云繁。

早晚招渔艇,丘墟问故园。

抠衣瞻管仲,扫榻寄陈蕃。

袍笏仍图画,山林数记存。

此时鸥与鹭,随意乐乾坤。

(0)
鉴赏

这首元代陈方所作的《呈王本斋尚书》诗,展现了对王本斋尚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治政才能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王尚书在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首句“圣主光先业,王春再至元”开篇即表达了对王尚书作为朝廷重臣,承继先祖伟业,再次在春季到来之际展现其卓越才能的赞誉。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赞襄符妙算,择选副深论”等词句,强调了王尚书在决策和选拔人才方面的高超智慧和深远考虑。

“众悉推耆德,三曾镇大藩”则赞扬了王尚书因其德高望重而受到众人推崇,多次被委以重任镇守边疆,维护国家安宁。接着,“虎珠秋月避,鸟帜海云翻”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王尚书的威严和影响力,即使在自然之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气魄。

“籍籍番禺颂,明明造化恩”表达了王尚书在番禺等地的政绩得到了广泛赞誉,他的治政如同大自然的恩赐,惠及四方。进一步,“清标非柏府,高秩是薇垣”则将王尚书的高尚品格与官位的崇高地位相提并论,彰显其人格魅力与政治地位的和谐统一。

“煮海民为食,经营古所敦”体现了王尚书重视民生,通过发展盐业等产业来改善民众生活,这一举措符合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淮邦足赋,浩汗利之源”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尚书在淮河流域的经济贡献,使得财富源源不断。

“弊政思张弛,长材畀轾轩”表明王尚书在治理过程中注重平衡,既不苛政也不放任,同时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光芒分八座,精采送孤鶱”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王尚书的影响力和智慧,如同光芒四射,精采纷呈。

“鼎重千钧小,胶清万丈浑”通过对比,突出王尚书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轻巧与高效。“龙文须御服,马湩锡壶尊”则以龙文和马湩等象征物,表达对王尚书服饰和饮食的尊崇。

“香散知心醉,春回到骨温”描绘了王尚书的仁爱之心如同香气弥漫,温暖人心,春意盎然。“冰霜愁左□,风雨命前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王尚书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敢。

“灶灶连云起,船船附蚁屯”展示了王尚书在经济建设中的成就,灶火连天,船只密布。“绝知忘夙夜,何暇觅饔飧”表达了王尚书勤勉治政,不分昼夜,无暇顾及个人生活。

“昔也东西浙,欢然远近言”回顾了王尚书过去在东浙西浙地区的政绩,深受民众欢迎。“市无忧折阅,人不困牢盆”强调了王尚书在经济和社会治理上的成功,市场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公日唯扃户,方时亦在门”描绘了王尚书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忙碌。“从容尝接语,叹息每销魂”表达了诗人与王尚书交往时的感慨与敬仰。“裋褐□如鬼,传餐首欲髡”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王尚书的朴素与节俭。

“潮乾晴沫白,日淡暮烟昏”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与王尚书的治政理念相呼应。“卒戍春鸣析,人家月照樊”则展示了王尚书在边疆地区的贡献,春日鸣钟,月光照亮村落。

“卤成俱井井,地限各村村”表达了王尚书在盐业开发和土地管理上的成就。“碧海浮天际,黄芽暗竹根”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王尚书的远见卓识和深远影响。

“缅思多彷佛,已阅十寒暄”表达了诗人对王尚书政绩的深切怀念,时间虽久,但影响犹存。“识量今逾老,声华晚更尊”赞扬了王尚书晚年声誉更加显赫,智慧与品德超越年龄。

“谬知惭骫骳,甚欲写玙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知识和表达能力的谦逊,希望能够写出像美玉一般的作品来赞美王尚书。“形吊徒萧瑟,心驰正郁烦”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尚书的思念之情,虽然形体上只能感到孤独,但心中充满对王尚书的敬仰和怀念。

“仙花团雪净,江草乱云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早晚招渔艇,丘墟问故园”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王尚书再次相聚的愿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抠衣瞻管仲,扫榻寄陈蕃”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王尚书的尊敬,如同古代贤相管仲和陈蕃对待宾客一样。“袍笏仍图画,山林数记存”则描绘了王尚书的形象被记录在历史画卷中,以及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最后,“此时鸥与鹭,随意乐乾坤”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王尚书一同享受自然的乐趣,自由自在,乐在其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王本斋尚书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家的向往和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作者介绍

陈方
朝代:元

元京口人,字子贞,号孤蓬倦客。赴省试至吴,元帅王某招致宾席,因寓吴。晚主无锡华氏家塾。工诗。有《孤蓬倦客稿》。
猜你喜欢

漫兴

俯仰乾坤自有馀,小轩无事日如如。

眼前万物皆成乐,只看青山不看书。

(0)

题忠孝节义传为都阃王徽作

节钺防边与弟俱,一门风化重舆图。

孤忠报主今应少,双节从夫古亦无。

事母孝思恩罔极,痛姑涕泪眼将枯。

芳名美誉垂青史,留与人间作范模。

(0)

御书阁为唐府三城王作

天上颁书宠数优,凌空杰阁冠中州。

六经垂世崇宣父,万轴传家羡邺侯。

粉蠹避芸香馥馥,晴虹贯日影悠悠。

贻孙燕子留芳远,瓜瓞绵绵与国休。

(0)

听雪

玉屑兼风捲地惊,坐疑天籁不胜清。

吴蚕食叶渐无迹,江蟹行沙碎有声。

诗梦又从深夜转,春愁还向隔年生。

閒门要路无遗处,谁谓滕神亦世情。

(0)

借山楼为汤俟庵作

十二阑干百尺楼,千年风景一时收。

不妨老子常开眼,曾辱高峰为点头。

爽气隔帘时冉冉,岚光浮座晚悠悠。

姑苏景物分明是,底用思乡感旧游。

(0)

春宵

宫壶传漏刻,刻刻价非轻。

杨柳风初软,梨花月正明。

秋千微有影,檀板寂无声。

怪底长门内,通宵梦不成。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