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其一》
《秋风·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风清入骨,秋树薄于云。

老去悲时序,新来断句文。

燕鸿相背发,泾渭一生分。

信有难言事,天高不为闻。

(0)
注释
秋风:寒冷的秋风。
清:冷。
骨:骨髓,形容冷到骨子里。
秋树:秋天的树木。
薄:稀疏。
老去:年老。
悲:悲伤。
时序:时节。
新来:最近。
断句文:写文章断句困难。
燕鸿:北雁。
相背发:背道而驰。
泾渭:泾河和渭河。
一生分:永远分离。
信:确实。
难言事:难以启齿的事情。
天高:天空高远。
不为闻:无法听见。
翻译
秋风冷得刺骨,秋树稀疏如云层。
年华老去,更觉时光无情,新近连写文章都力不从心。
北雁南飞,彼此背道而驰,如同泾水和渭水永不交汇。
确实有难以言说的心事,纵然天空再高,也无法传达给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意和内心的孤独感受。"秋风清入骨,秋树薄于云"两句,从景物上捕捉了秋天的萧瑟气氛,其中“清入骨”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凉彻,而“薄于云”则描绘了秋日树木叶稀疏,仿佛连云朵都不及的境况。

"老去悲时序,新来断句文"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哀伤。"老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而"悲时序"则是对这不断流失的时光的感慨。"新来断句文"可能暗示诗人在创作上遇到了困难,或许是在表达即使是新的文字也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燕鸿相背发,泾渭一生分"两句,用了燕子和鸿鸟背向背飞翔,以及泾水、渭水永不相会的比喻,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难以弥合的隔阂,或是诗人自己与世界的孤立无援。

最后,“信有难言事,天高不为闻”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苦恼和无奈。"信有难言事"可能指的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或现实中的困境。而“天高不为闻”则是对这种无声哀求在广阔宇宙中显得渺小且无人理睬的悲凉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风、秋树等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独,以及对生命流逝和人间隔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晚行

天阔西曛久,风多客语闻。

九江秋落水,三峡暮归云。

饮啄鸥相并,归飞鹤不群。

湘潭早摇落,稍稍怅平分。

(0)

小桃

鸣鸠唤雨天色变,迟日烘云花意催。

一日出游三日醉,自知惭负小桃开。

(0)

送苏子由监筠州酒税

可怜萍梗飘浮客,自叹匏瓜老病身。

从此空斋挂尘榻,不知重扫待何人。

(0)

春夜

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

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

(0)

短歌行

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

少妻鸣赵瑟,侍妓转吴讴。

杯度浮香满,扇举细尘浮。

星河耿凉夜,飞月艳新秋。

忽念奔驹促,弥欣执烛游。

(0)

拟古诗

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