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圣王,实天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斁。
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大哉圣王,实天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斁。
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这段文字摘自宋代诗人郊庙朝会的作品,展现了对圣王崇高德行和祭祀典礼的颂扬。诗中“大哉圣王,实天生德”表达了对圣王不凡品质的赞美之情,认为其德性是天赋予的,是最高境界的象征。
接下来的“作乐以崇,时祀无斁”则描绘了一种祭祀活动中通过音乐来颂扬圣王的场景,显示出对圣王不仅在物质上有所供奉,更在精神层面有深厚的尊崇。
“清酤惟馨,嘉牲孔硕”中的“清酤”指的是香醇的酒,而“嘉牲孔硕”则是指祭祀时所用牲畜之美好,这两句共同塑造了一种庄严肃穆、供品丰盛的祭祀氛围。
最后,“荐羞神明,庶几昭格”表达了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圣王的崇敬之心,以及希望借此与神明沟通,使得德行和功业都能昭彰于世人的愿望。“荐羞”意味着谦虚地向神灵献上最好的供品,而“庶几昭格”则是希望通过这些行为能够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或认可。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融合了对圣王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
谷以虚而应,乐以虚而出。
妇姑时勃蹊,作室坐自窒。
天地犹橐籥,用固不能屈。
学而不见道,方寸等暗室。
谁知道集虚,通一万事毕。
推此以游世,于道乃其一。
异哉子章子,妙悟造理窟。
何止学美身,虚静了不汩。
愿君师心斋,守此能勿失。
室以虚生白,水以止鉴物。
此意似太漫,未免遭骂诎。
我亦取斯言,聊用自湔拂。
李渤筑长堤,三千五百尺。
为我绝平湖,遂识柴桑宅。
高人淡无营,小室自生白。
倚壁横两床,并坐可四客。
时闻苍蝇馆,不厌蜗牛馘。
谁知湖尾山,抱负萦水石。
繁阴庇芳姿,收拾在几席。
天地本高明,胸次有宽窄。
固应世外境,颇与俗眼隔。
我欲为君留,雨意良霂霢。
对眠分小窗,夜语要剧会。
须臾携被来,更待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