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 鉴赏
这首诗以“城上草”为题,描绘了城墙上生长的草木,借以抒发情感与感慨。诗人刘俣在南北朝时期创作此诗,通过“植根非不高”这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草木虽生于高处,却难以抵挡风霜侵袭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非不高”,并非指草木生长的高度不够,而是强调其根基深厚,却因外界环境的严酷而无法茁壮成长。
“所恨风霜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所在——对自然界的无情与时间的残酷感到遗憾和痛心。风霜,作为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季节性现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通过“城上草”的形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昆城吴歌
昆城吴水三万顷,吴儿招我入溟涬。
举头看月月在顶,手弄荷花落天影。
酒酣起就船底眠,青天作衾毛骨冷。
龙女欲出听我歌,扇以凉飙吹梦醒。
初歌音蔟含清匀,忽然疾走衔枚军。
百怪发立皆惊奔,龙女舞翻巫峡云。
再歌壮以悲,凤凰背泣麟洲啼。
六月雪压昆崙低,我歌三发沧海裂。
绿水欲变黄尘热,龙女闻之悲哽咽。
旌旗忽动龙女归,金乌飞上若木枝。
暑炎如火炙我肌,嗟我老病力莫支,千金莫致南海犀。
沈书问龙女,遗我苍水璧。
与君乞取半湖白,归向高堂挂空壁。
二月十九日登大茅峰夜宿元符宗坛因呈集虚真人并閒远潘尊师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
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
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
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
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
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
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
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
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
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
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
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
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二月十九日登大茅峰夜宿元符宗坛因呈集虚真人并閒远潘尊师》【元·吴克恭】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3kTwVFDy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