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飨攸极,睿孝惇礼。具物咸絜,馨声合体。
气昭扶幽,眇慕缠远。迎丝惊促,送佾留晚。
圣衷践候,节改增怆。妙感崇深,英徽弥亮。
至飨攸极,睿孝惇礼。具物咸絜,馨声合体。
气昭扶幽,眇慕缠远。迎丝惊促,送佾留晚。
圣衷践候,节改增怆。妙感崇深,英徽弥亮。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褚渊所作的《登歌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以祭祀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先祖的敬仰与怀念。
“至飨攸极,睿孝惇礼”,开篇即点明了祭祀的主题,表达了对先祖的恭敬与虔诚。“具物咸絜,馨声合体”,描述了祭祀时物品的准备与仪式的和谐,香气与声音的完美融合,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气昭扶幽,眇慕缠远”,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庄严气氛,同时表达了对遥远先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迎丝惊促,送佾留晚”,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的紧张与不舍,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圣衷践候,节改增怆”,诗人以“圣衷”自比,表达了自己在祭祀中所感受到的深刻情感变化,随着季节的更迭,内心愈发悲痛。“妙感崇深,英徽弥亮”,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先祖英灵的崇高敬意与无限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祖先的深厚情感和对礼仪的尊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黄鹤仙音久寂然,嘉陵江上碧峰端。
惟馀寂寞烟霞馆,空老阴森桧柏坛。
药灶绕行云彩动,诗牌吟拂玉声寒。
虚无踪迹何须问,自有清名不死丹。
天理贵自然,枉直各有病。
人情随所得,是非本无定。
此身寄轩冕,心与万物竞。
低回就衔策,跳踼落机阱。
巧求固为累,矫枉亦过正。
持之有原本,出处一以静。
所守以吾道,所安以吾命。
不骤穷马力,不决暴虎性。
富贵偶而已,勿使忧喜并。
感遇难我知,无言为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