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郎涉世似虚舟,一醉从前万事休。
千佛经中无姓字,八仙歌里见风流。
清诗便与重泉隔,客泪空添晚岁愁。
陇上只今多宿草,为君何地筑糟邱。
孙郎涉世似虚舟,一醉从前万事休。
千佛经中无姓字,八仙歌里见风流。
清诗便与重泉隔,客泪空添晚岁愁。
陇上只今多宿草,为君何地筑糟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吊孙云老》。诗中以“孙郎涉世似虚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孙云老在世间的经历如同漂浮不定的船,充满了不确定性与轻盈感。接着,“一醉从前万事休”一句,表达了孙云老通过饮酒来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心灵的解脱。
“千佛经中无姓字,八仙歌里见风流”,这两句对比强烈,前句暗示孙云老在佛教经典中并未留下姓名,后句则在道教传说中的八仙故事中找到了他的风采,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风流倜傥的形象。
“清诗便与重泉隔,客泪空添晚岁愁”两句,表达了对孙云老去世的哀悼之情,清雅的诗歌仿佛与死者相隔,而生者只能以泪水寄托哀思,增添晚年的愁绪。
最后,“陇上只今多宿草,为君何地筑糟邱”两句,以陇上的荒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孙云老已逝的情况下,为他何处能筑起供奉糟邱(古代酿酒的地方)?这既是对孙云老生前喜好和死后纪念方式的思考,也蕴含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孙云老生平的回顾与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其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易逝的感慨。
老氏真机,如来祖印,明明象帝之先。
不生不灭,端的至幽玄。
一派清风匝地,迷云散、皓月当天。
君知否,寥寥劫外,法鼓震三千。
本来真个妙,无名无相,非道非禅。
学人外觅,教我怎生传。
不肯回光返照,区区地、走遍山川。
归来也,人牛不见,芳草锁江烟。
君不见鉴貌但鉴影,写貌难写心。
霍光邓禹在台阁,严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传至今。
固知写貌易心难,状之妍丑笔可得,至理不在颜色间。
陈君笔力异众史,相貌既同心亦似。
昨日忘机入城市,草衣著我丹青里。
气爽神清谁比拟,雪霁梅花映秋水。
黄童白叟指点看,此老不是儒生酸。
陈君陈君容我閒,莫教添上貂婵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