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倾国比名花,别有轻红晕脸霞。
自是太真多异色,品题兼得重山茶。
曾将倾国比名花,别有轻红晕脸霞。
自是太真多异色,品题兼得重山茶。
这首诗《杨妃茶》由明代诗人张新所作,巧妙地将历史人物杨贵妃与茶文化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视角。
“曾将倾国比名花”,开篇即以杨贵妃的美貌与名花相提并论,暗示了她绝世的美丽与非凡的地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杨贵妃的美比作名花,不仅赞美了她的美貌,也隐含了她如同名花般珍贵和令人瞩目的地位。
“别有轻红晕脸霞”,进一步描绘了杨贵妃的面容之美,轻柔的红色如同脸颊上的云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她的娇艳欲滴。这里的“轻红”与“脸霞”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杨贵妃的肌肤细腻,又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她的美丽。
“自是太真多异色”,“太真”是杨贵妃的别称,这里强调了杨贵妃不同于常人的独特气质和魅力。同时,“多异色”不仅指她的外貌特征,更暗含了她在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人们对她的复杂情感。
“品题兼得重山茶”,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了茶文化,通过“品题”二字,巧妙地将杨贵妃与茶联系起来,寓意深远。这里的“重山茶”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茶叶品种,或者是对杨贵妃的尊崇之情的象征。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敬仰之情,将历史人物与日常生活的美好事物巧妙融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美的描绘和对茶文化的赞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将军幕下红莲媚,诗客袖中丹桂香。
吟倚旌旗春过雨,醉听刁斗夜含霜。
金台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鹭行。
排门雪三尺,闭户饥肠鸣。
拥骑远方来,骨法秀以清。
袖出一卷书,中有怖俗情。
上言井有德,为费四字铭。
下言酒伤道,颠倒虞心兵。
中流障百川,绝口无纵横。
君子皆是术,殄病人自惊。
子其欲修我,匪以校我荣。
再拜采杂佩,斯云得香蘅。
鲁人小信廉纤雨,大国雷车起三鼓。
堂堂千里埶无前,安用渠弥设三渚。
使君宾客多英侣,碧玉倾香细腰舞。
浮花浪蕊争取怜,醉乞一言终不许。
有时斗酒诗百篇,猛将腰间掣金羽。
公家丞相在当年,寒解衣裘饥发庾。
风流世德今固存,一沐三乾饭三吐。
生男何用金满籯,传家愿学文中虎。
门前春田澍膏雨,门内春风动歌舞。
瑑为璋玉男子祥,起作绣鞋女儿舞。
阿翁吹箫儿献旅,粉面娇孙侍家主。
一门欢笑足戏乐,盛事流传百年语。
村歌社曲莫插手,定本风流教坊谱。
一家有喜百家同,况是相逢沦落中。
犀钱玉果大开说,已愧汤饼沾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