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五松有作呈陈志尹诸兄》
《归五松有作呈陈志尹诸兄》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几年辛苦厌兵间,多谢君恩肯放还。

故里萧骚松竹在,流年荏苒鬓毛斑。

愁多不分青春过,睡足聊欣白昼闲。

况有弟兄同保社,年年携酒共浇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归五松有作呈陈志尹诸兄》,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情以及与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几年辛苦厌兵间,多谢君恩肯放还”,诗人回顾了自己多年在外征战的艰辛岁月,表达了对朝廷宽大为怀、允许他返回故里的感激之情。这里既有对过往战争生涯的厌倦,也有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颔联“故里萧骚松竹在,流年荏苒鬓毛斑”,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所见的景象。故乡的松竹依然挺立,但时光流逝,诗人的鬓发已斑白。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颈联“愁多不分青春过,睡足聊欣白昼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面对生活的种种愁绪,他似乎无法把握住青春的流逝,只能在充足的睡眠中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内心忧愁的深刻体会。

尾联“况有弟兄同保社,年年携酒共浇山”,则转向了对亲情的赞美。诗人庆幸自己还有兄弟相伴,每年都能一同饮酒、登山,享受天伦之乐。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谐的珍惜,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题茅斋霜月

猿断霜空烛影微,半林孤月掩荆扉。

五陵年少皆缨冕,何事寒山独布衣。

(0)

蚕妇

粉黛无心鬓影凉,十年犹著旧衣裳。

东邻西舍迎鸾日,正是春风陌上桑。

(0)

题水墨小景二首·其二

绝顶閒云翠微,孤琴野杖荆扉。

惆怅同声别远,青山叙日行归。

(0)

送郁判官秩满之天官

东胶冠盖旧称贤,佐郡曾分刺史权。

官署到来应似水,礼闱今去独朝天。

家临故苑长洲树,钟度寒山半夜船。

遥想五云霄汉上,从容又赋帝京篇。

(0)

耿将军具庆堂

曾逐嫖姚立战勋,汉庭方识耿将军。

千钟已遂荣亲愿,一剑常思报主勤。

花拂莱衣春尚早,月明姜被夜初分。

东吴此乐应稀少,忠孝于今几处闻。

(0)

喜林崇高见过

十年萍梗愧西东,千里佳期此日同。

图画秪今追北苑,衣冠谁复识南宫。

乡心几度春云外,诗思千峰暮雨中。

欲把酒杯留醉赏,沙头归佩莫匆匆。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