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泉回面面幽,琮琤音韵寄冥搜。
兵余道士浑随俗,火后堂基独占秋。
尘迹未缘幽涧转,野情先绕上峰流。
院前洞有扶摇在,笑问如今得睡不。
百道泉回面面幽,琮琤音韵寄冥搜。
兵余道士浑随俗,火后堂基独占秋。
尘迹未缘幽涧转,野情先绕上峰流。
院前洞有扶摇在,笑问如今得睡不。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玉泉院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山中泉景。首句“百道泉回面面幽”,形象地写出泉水众多,环绕着山势,环境清幽。"琮琤音韵寄冥搜",泉水潺潺声仿佛是自然的乐章,引人沉思冥想。
接下来,“兵余道士浑随俗”,暗示了历史变迁,战乱之后的道士已融入世俗生活。然而,“火后堂基独占秋”则透露出一种沧桑感,火灾后的堂基在秋日显得格外寂静,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尘迹未缘幽涧转,野情先绕上峰流”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尘世的纷扰未能侵入这隐秘的山涧,而诗人的情感却如溪流般自然地涌向高峰,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院前洞有扶摇在,笑问如今得睡不”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收尾,诗人站在院前,看到洞口的风似乎在询问他是否能在此处找到宁静,享受睡眠。整首诗通过描绘玉泉院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病鹤带雾傍独屋,破巢含雪倾孤梧。
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
隐几清吟谁敢敌,枕琴高卧真堪图。
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
此台如可废,此恨有谁平。
纵使迷青草,终难没旧名。
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
不是心偏苦,应关自古情。
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
始状芙蓉新出水,仰坼重衣倾万蕊。
又如合欢交乱枝,红茸向暮花参差。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我爱此丝巧,妙绝世间无,为君作歌陈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