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
始状芙蓉新出水,仰坼重衣倾万蕊。
又如合欢交乱枝,红茸向暮花参差。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我爱此丝巧,妙绝世间无,为君作歌陈座隅。
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
始状芙蓉新出水,仰坼重衣倾万蕊。
又如合欢交乱枝,红茸向暮花参差。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我爱此丝巧,妙绝世间无,为君作歌陈座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中专心致志地用黑墨染丝的场景。主人雕盘盘中的素丝,寒女所用的墨子都显得悲凉。这不仅是对劳作之艰辛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与勤劳。
诗人提到即使有八珍(八种美味佳肴)也因染丝而失去了颜色,主人手中拿着玉制的筷子也不敢使用。这既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无法同时享受的感慨,也是对主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的赞颂。
芙蓉新出水面,重衣倾倒万朵花瓣,这里比喻主人精心培育丝线的工艺,就如同植物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呵护一样。合欢交错的枝条,红色渐暮的花朵参差不齐,都暗示了主人在丝线加工上的细致与辛劳。
吴蚕(即蚌壳)络绎不绝,但细缕却如同要消逝一空。这是对主人对待工作极其认真的态度的描写。雪白的头发低垂,羞涩地向下流淌,这里的“倭堕鬟”形容老人头发的稀疏,也隐含了主人年迈仍勤劳工作的情景。
绣囊中的丝线交织成茱萸花样的结,这里既是对工艺技巧的赞美,也反映出主人的勤勉与智慧。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这份工艺之美好、世间无比的喜爱,并为主人作歌,陈述在座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勤劳和技艺,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