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秋光入画囊。四山风色动寒芒。
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
情有会,意应忘。更无人共此清凉。
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
收拾秋光入画囊。四山风色动寒芒。
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
情有会,意应忘。更无人共此清凉。
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
这首《鹧鸪天》以清丽之笔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诗人叶恭绰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句“收拾秋光入画囊”,开篇即以“画囊”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将眼中的秋景收于心中,如同画家收藏画作一般,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四山风色动寒芒”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间秋风吹拂,寒气渐浓的景象,寒芒二字更是增添了画面的冷峻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凛冽。
“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瀑布的壮美与霜的纯净相结合,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纯净,也寓意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高洁的志趣。
“情有会,意应忘。更无人共此清凉”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暗示了在繁华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过红枫与故乡的象征,表达了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丹枫象征着热烈与希望,而天涯路则代表了无尽的探索与追寻,江波与故乡则寄托了对归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
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
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
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
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