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景象,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捕捉了月亮的神秘与动人心魄的力量。"朦胧南溟月"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远处的月亮若隐若现,仿佛漂浮于无垠的水天之际。紧接着的"汹涌出云涛"则形象地展现了月亮如何从云层中突破而出,宛如波涛一般。
"下射长鲸眼"和"遥分玉兔毫"两句,则将月亮的光辉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古代神话中常有巨大海兽(比喻为“长鲸”)跃出水面,触碰到天上的月亮,而这里则是月光直射其眼,彰显了月亮不可思议的力量。而"遥分玉兔毫"更进一步美化了这神奇场景,月亮如同细腻的丝线,将那传说中的玉兔(月宫中捣药的仙兔)和凡人世界隔离。
"势来牛斗动"表达了月亮对星辰运行规律的影响,这里的“牛斗”指的是北斗七星,它的移动对于古代农业社会来说至关重要,能够预示时间与季节。"路越宵冥高"则继续强调了诗人在观赏这壮丽景象时所处的高度和深邃。
最后两句"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描绘出诗人直到夜晚仍旧凝视着月亮及其投射下来的光影,以及他如何举起酒杯(白醪),似乎在向这不朽的景致敬酒,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无尽的赞叹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云海、神话传说以及夜空星辰的精妙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夜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