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砚能令一生足,感君投赠重金玉。
人言当为文字祥,夜夜灯花寒吐粟。
提携不到白玉除,安能细碎笺虫鱼。
为君试草大鹏赋,九万里风生须臾。
一砚能令一生足,感君投赠重金玉。
人言当为文字祥,夜夜灯花寒吐粟。
提携不到白玉除,安能细碎笺虫鱼。
为君试草大鹏赋,九万里风生须臾。
此诗为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名为《谢宇文正甫惠砚》。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表达了作者对赠予之砚的珍视与感激,以及对文字创作的热忱。
首句“一砚能令一生足”表明这块砚对于诗人而言,其价值非同小可,可以使他毕生都感到满足。"感君投赠重金玉"则是说朋友以贵重之物相赠,显见了深厚的情谊。
接着“人言当为文字祥”表达了社会对文学创作的期望与赞誉,而“夜夜灯花寒吐粟”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夜以继日,勤奋写作的情景。这里的“灯花”指的是油灯燃烧时产生的烟花,是古代常见的现象,也用来比喻文人的勤学不辍。
"提携不到白玉除"中的“白玉”或许是对砚石的进一步描写,意味着这块砚如同纯洁无瑕的白玉一般珍贵。"安能细碎笺虫鱼"则可能是在说诗人即便是对于最微小的事物,也要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和描述,这里的“笺”是一种古代文房用具,用于书写;“虫鱼”则是指自然界中微小的生物。
最后,“为君试草大鹏赋,九万里风生须臾”展现了诗人在朋友鼓励下,尝试创作宏伟篇章之志。这里的“大鹏赋”可能是指模仿古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大鹏赋》,意气风发地表达自己的抱负。而“九万里风生须臾”则形容创作时灵感泉涌,思维飞扬,如同九万里的风,在一瞬间便能激起波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砚的珍视与赠予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
国之东北角,有国每朝天。
海力浸不尽,夷风常宛然。
山藏罗刹宅,水杂巨鳌涎。
好去吴乡子,归来莫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