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末闲居作》
《秋末闲居作》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

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

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

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iánzuò
táng / guànxiū

yōushānbiéluòjiēpíng
jìnyínshīzuòduānbìngchéng

jìngtáiyīnhànchìchíshuǐdōngqīng
wéiyǒudōngfēngsǒuxiāngxúnyuèxiàxíng

翻译
我隐居在山中,四周环境与山融为一体,落叶铺满台阶,仿佛与大地齐平。
整天坐在那里吟诵诗歌,不知怎地竟染上了病痛。
因为干旱,小径上的青苔变得红色,冬天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
只有东峰的老者,会在月光下找我交谈。
注释
幽居:隐居。
山不别:山与居住处不分界线。
落叶:秋天飘落的树叶。
阶平:台阶与落叶平齐。
尽日:整天。
吟诗:吟诵诗歌。
无端:无缘无故。
病成:患病。
径苔:小径上的苔藓。
因旱:由于干旱。
赤:变红。
池水:池塘的水。
入冬清:到了冬天变得清澈。
东峰叟:东峰的老者。
相寻:寻找。
月下行:在月下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幽静山居生活。"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一句,表明诗人隐居在一座不起眼的山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落叶已铺满了屋前的台阶。这幅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静谧和萧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隐逸生活。

"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创作着,虽然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但却不知不觉间生起了病。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思考和内心的忧虑所致,也或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

"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末的景象。山路上的苔藓因为干旱而变得红褪,池中的水在进入冬季后变得异常清澈。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则揭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与山中的老叟一起漫步于明亮的月光之下。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颂扬,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享受和融入。

整首诗通过对秋末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完美契合,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感怀

流水清泚泚,停云白英英。

兀坐玩时物,岁月如奔星。

芳草歇柔绿,秋花发幽馨。

悠然上南楼,迢遥暮山青。

凉飙起木末,郁郁方含情。

清晨揽衣起,远林瞰朝暾。

严霜净天宇,碧水收旧痕。

怆此景光徂,岁暮惊心魂。

安得故人遇,聊亦对清尊。

如何咫尺天,令予思徒纷。

(0)

庚子雪中十二律·其一

跨鹤仙人下太空,散花天女尽嫔从。

冰轮玉辇三千里,羽盖银屏十万重。

海上有山皆雾钥,人间无屋不云封。

凌寒直上岑峦望,月到芙蓉第几峰。

(0)

庚子端午次潘明举韵二律·其一

世乱飘零席未温,香蒲何暇荐芳尊。

伤时倍觉孤难立,访旧空惊半不存。

灿灿火榴明照眼,离离烟草暗销魂。

赐衣恩宠承平旧,今日干戈未暇论。

(0)

读金中孚诗

珠玉篇章语不凡,宋唐佳句晋清谈。

云分霞彩流银汉,月借波光下石潭。

老鹤唳霜栖未稳,孤鸾对镜舞初酣。

直从瘦岛推敲后,今度诗人数二三。

(0)

月夜孤舟二首·其一

风定翠涛平,芳洲孤棹轻。

僧钟穿岭响,渔笛隔江声。

云傍西岩宿,蟾登北屿明。

烟波遗世叟,心似石潭清。

(0)

晚窗

红日转岩扉,幽人清梦迷。

远游黄叶径,横过白云溪。

芳兴随流去,高情与岭齐。

庄周身外蝶,栩栩柏庭西。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