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友人泛舟至仁王》
《同友人泛舟至仁王》全文
宋 / 刘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青秧出水细于针,嫩叶初齐绿未深。

又是一年春欲尽,杖藜乘兴足幽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yǒurénfànzhōuzhìrénwáng
sòng / liútāo

qīngshēnchūshuǐzhēnnènānzhuāng绿wèishēn

yòushìniánchūnjìnzhàngchéngxīngyōuxún

注释
青秧:指刚出水面的稻秧。
出水:从水中生长出来。
细于针:形容秧苗非常细小。
嫩叶:新生的、柔嫩的叶子。
初齐:刚刚长齐。
绿未深:绿色还没有很深。
又是一年: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欲尽:春天快要结束。
杖藜:拄着藜杖,藜杖是一种常见的手杖。
乘兴:兴致勃勃。
足幽寻:尽情地去寻找幽静的地方。
翻译
青色的秧苗从水中挺出,比针还要细小。
嫩绿的叶片刚刚展开,色泽还不算深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语言清新典雅,意境淡远。"青秧出水细于针"形象地表达了初生的稻秧长得像针一样细,生动而传神。"嫩叶初齐绿未深"则是对幼小的叶片尚未成熟的描写,这里的“嫩”字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又是一年春欲尽"一句,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春天即将过去,带有一丝哀愁。而接下来的"杖藜乘兴足幽寻"则是诗人在春末的日子里,手持拐杖,与友人一起泛舟,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乐趣。这一句通过对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末了时的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焘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病苏忆王徐二子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0)

和余德甫江上杂咏

城下春江绕户斜,谁开三径俯龙沙。

客携彭泽先生酒,人指南州孺子家。

一剑寒光摇北斗,西山秋色送云霞。

只今海内无同调,高枕从君老物华。

(0)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0)

同子与登湖上台

大漠苍苍鸿雁回,中原极目思悠哉。

白云双阙湖边出,落日西山树杪来。

词客百年相对酒,秋阴万里共登台。

侧身戎马过逢地,城柝朝闻角暮哀。

(0)

送万言卿明府之长兴

逐虏将军度漠回,黄金犹自满燕台。

请缨惭我为齐客,制锦多君更楚材。

城上春云天目出,帘前秋色太湖来。

弦歌暇日能相忆,花里新诗过雁裁。

(0)

答明卿病后见寄·其一

蓟门摇落后,楚客病如何。

秋色高金掌,西风满玉珂。

开樽鸿雁至,染翰五云过。

应忆山阳会,疏狂阮籍多。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