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表达了对叛军领袖禄山及思明等人的失败与毁灭的描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连续战乱的无奈和悲哀。在这两句中,“禄山”指的是唐朝著名叛将安禄山,而“思明”则是另一个叛军首领史思明。他们的起义最终失败,受到天命的惩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事件已经无法挽回的无力感。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则是诗人对于人民生活在战乱中的不安与恐慌做出的抒情。这里,“汹汹”形容战争连绵不断的局面,“人寰”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犹不定”表达了人们生活没有安定的状态。“时时斗战欲何须”则是对长期战乱的无尽和不可理解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字句传达了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展现了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民对于内战带来的苦难与无尽希望。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传达出时代的声音和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