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成闭户,懒漫罢登高。
病足常妨屐,愁眠只听潮。
惜花衰鬓乱,采药壮怀消。
万事空搔首,西风叶自飘。
经年成闭户,懒漫罢登高。
病足常妨屐,愁眠只听潮。
惜花衰鬓乱,采药壮怀消。
万事空搔首,西风叶自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愁绪。诗中通过“经年成闭户”表达了长时间的闭门不出,暗示内心的孤寂和逃避现实的心态。“懒漫罢登高”则点出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放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消极情绪。
“病足常妨屐”描述了身体的不适,使得诗人无法像往常一样登山赏景,进一步加重了内心的苦闷。“愁眠只听潮”则以听潮声入眠来比喻内心的波澜起伏,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情。
“惜花衰鬓乱,采药壮怀消”两句,将自然界的凋零与个人情感的衰败相联系,通过“惜花”与“衰鬓”的对比,以及“采药”与“壮怀”的反差,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抱负逐渐消逝的无奈。
最后,“万事空搔首,西风叶自飘”以动作描写收尾,通过“搔首”这一细微的动作,传达出诗人面对无解的烦恼时的无助与迷茫。而“西风叶自飘”则以自然景象的动态,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与变化,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自然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反思。
前日移舟就近村,送君西望大梁门。
九重宫阙天光远,千里江湖水气昏。
壮士遨游应自适,少年离别枉伤魂。
北州为政须当厉,即上青云款帝阍。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