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疲马客江州,独倚浔阳旧酒楼。
汉口诸山俱北向,湓城九派尽东流。
孤村砧杵惊秋早,古郡荆榛带雨愁。
遥忆柴门沧海上,云中西望未归舟。
天寒疲马客江州,独倚浔阳旧酒楼。
汉口诸山俱北向,湓城九派尽东流。
孤村砧杵惊秋早,古郡荆榛带雨愁。
遥忆柴门沧海上,云中西望未归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浔阳旧酒楼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远方的思念。
首联“天寒疲马客江州,独倚浔阳旧酒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氛围。疲马象征着诗人旅途的疲惫,而“独倚”二字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心境。浔阳,即今天的九江,此处的酒楼不仅是诗人暂时栖身之所,也成为了他抒发情感的舞台。
颔联“汉口诸山俱北向,湓城九派尽东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眼前的壮丽景色。汉口的群山向着北方延伸,湓城的九条河流向东奔流而去,既描绘了地理特征,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方向的指向,寓意深远。
颈联“孤村砧杵惊秋早,古郡荆榛带雨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之情。孤村的砧杵声在秋天的早晨显得格外刺耳,荆榛在雨中的景象更是增添了几分愁绪。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外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遥忆柴门沧海上,云中西望未归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他遥望着大海上的柴门,想象着自己在云雾缭绕之中,西望寻找那艘未归的船只。这一联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旅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以及对远方的思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