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田家》
《仲夏田家》全文
明 / 方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屋边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烟远可望。

斜径短桥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

秧针簇簇当蓬户,蛙鼓喧喧隔土墙。

相嘱邻翁先刈麦,前溪水漫也无妨。

(0)
鉴赏

这首《仲夏田家》描绘了明代诗人方择眼中的仲夏时节乡村田园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屋边新剪百株桑”,开篇即以“新剪”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在初夏时节对桑树的精心照料,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接着,“一抹村烟远可望”一句,通过远处淡淡的炊烟,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乡村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斜径短桥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乡村小径旁竹林的翠绿与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梅子成熟的季节变化,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秧针簇簇当蓬户,蛙鼓喧喧隔土墙”则进一步描绘了农田的繁忙景象和乡村夜晚的热闹氛围。稻秧在蓬户前整齐排列,象征着农人的辛勤劳动;而蛙鸣声声,不仅增添了乡村夜晚的生机,也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即将到来。

最后,“相嘱邻翁先刈麦,前溪水漫也无妨”两句,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态度。在忙碌的麦收季节,老人们相互提醒,共同应对可能的雨水影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整体而言,《仲夏田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勤劳,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方择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同张昌时宿高明寺

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

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

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

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

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

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

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

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

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

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

(0)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二

老倒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刚突出。

罪过从来作底当,谁道千虚不博实。

(0)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十五

识得阴阳要妙因,鍊成金液离凡尘。

淘澄不是寻常事,姹女婴儿两要真。

(0)

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与客纵步至判官陈师正所居前有花竹后有港浦爱其幽胜退作此诗师正历官九任今年六十有一母年九十二岁杜门养亲不复仕宦盖琼士之安贫守道者也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白发不传毛义檄,青衫常戏老莱衣。

舟行别浦随潮去,燕认低檐带雨归。

从此欲寻棋酒社,肯论时节叩柴扉。

(0)

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当为罪首丞令不行与吏慢丞命其罪均也以为不然则县令先入又何逃焉因次韵戏答德循且诮深山道人眷眷炬火非胥靡登危而不慄者遂并以寄之

肩舆归去未全醒,倚户何人念远征。

事在赦前皆可罪,过因酒后各原情。

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

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

(0)

题向丞竹轩

琅玕新植觉深幽,顿使轩窗一夜秋。

寒影静侵书幌冷,翠阴清逐桂花浮。

蕙兰终许依霜操,桃李从教媚冶游。

公子已多林下趣,更看仙吏落银钩。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