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创作的《游嵩山十三首(其二)太室》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茂陵的典故开篇,暗示历史的沧桑和帝王的无常。"茂陵骨已朽"暗指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言其肉体虽逝,但"万岁"之称犹在,然而这可能只是虚妄的期待。接下来的"莫上中峰顶",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巅峰,因为"秦城隔暮烟",象征着秦朝的灭亡和世事的变迁,即使登上太室之巅,眼前所见的也只是被暮霭笼罩的秦代遗迹,寓意人生短暂,世事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桃花结子杏花落,蛱蝶飞来绕新绿。
胭脂如醉春意浓,嫣然一笑桃杏俗。
蔷薇之露不涴衣,玉颊彷佛生頩姿。
无双国色自爱惜,描貌安用诗人诗。
雨湿东风三月尾,夜寒烧烛照花睡。
索花劝饮乾百壶,美人羞死颦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