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城做官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现实不满和理想的渴望。诗中“谋禄非谋身”表明作者虽在仕途,但心系国家和百姓之福祉,不仅仅是个人功名利禄。"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则表现出对官场琐屑、耗费精力而不接近本真的哀叹。
诗中还描写了作者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状况,如“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显示了日理繁冗的司法文书工作;"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则说明了作者虽然有休息之地,却难以得到片刻安宁。"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更形象地表达了夜不能寐的烦躁。
接下来的“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和“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是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描绘,体现出作者对于理想政绩的向往。最后,“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则表达了对未来政策和行动的期待,以及希望唤醒沉睡中的国人。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露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生涯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感受。
沅有茝兮澧有兰,到今风物尚班班。
有怀未觉千年远,无力能追一字还。
赠我诗何富风月,知君助不待江山。
况闻方奏凌云赋,宁复留繻待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