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楼接大河,城南池沼绕朱荷。
千年供奉飞杯地,一夜徐州上水歌。
露冷秋蛾争彩烛,川长风荻乱金波。
客中行乐无过此,前夕中秋何处过。
城上高楼接大河,城南池沼绕朱荷。
千年供奉飞杯地,一夜徐州上水歌。
露冷秋蛾争彩烛,川长风荻乱金波。
客中行乐无过此,前夕中秋何处过。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太白楼饮酒的情景,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首联“城上高楼接大河,城南池沼绕朱荷”以宏大的视角开篇,高楼与大河相连,城南的池塘围绕着红色的荷花,营造出一幅壮丽而生动的画面。颔联“千年供奉飞杯地,一夜徐州上水歌”则将时间拉长,暗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人们在此欢聚畅饮,歌声飘荡,仿佛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颈联“露冷秋蛾争彩烛,川长风荻乱金波”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露珠在微凉的秋夜中闪烁,秋蛾在彩色的烛光下争奇斗艳,川流不息的河流上,风吹动芦苇,波光粼粼,金波荡漾,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尾联“客中行乐无过此,前夕中秋何处过”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场景的满足感,认为在异乡中能够享受这样的欢乐时光,已经是最美好的体验,即便是前夜的中秋佳节,也无法与之相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白楼夜晚的独特魅力,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诗人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之情。
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
持节欲同苏武劲,下帷曾似董君贤。
衣裘衽领无嫌左,饮食杯盂暂厌膻。
一过范阳应感槩,归来图画彼山川。
溪上桃花发,山前桂舸移。
水流过峡急,风逆出江迟。
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
逢人若有问,不似在朝时。
蛟龙上汉鱼潜动,梁栋生云燕未知。
风点稍闻寒瓦急,玉条初向画檐垂。
何郎夜听应逢句,谢朓朝观必有诗。
老大莫将文字困,为公牵强不胜疲。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
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
田父欣来问行幸,依稀还似斗鸡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