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
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
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
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
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
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沈吟旋辍。
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
偏逢著、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
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
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
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
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
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
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沈吟旋辍。
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
偏逢著、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夜晚,一位病妻在家中卧床,丈夫心绪难平,独自在外漂泊的情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先,“药烟袅罢,炉灰画尽”,烟雾散尽,炉火已熄,暗示着夜晚的来临和室内环境的冷清。接着,“城上戍火半灭”则勾勒出远处城墙上烽火微弱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通过回忆去年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喻了妻子因病消瘦的状态。接下来,“秋衾胜铁”一句,以“胜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夜被褥的冰冷,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感。
“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虽然词人自己身体较为健康,但面对妻子的病情,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痛苦。这里的“吟声酸切”不仅指妻子的呻吟,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酸楚。
“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通过描写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妻子的病痛和词人的愁绪,它们仿佛在替人诉说着无尽的哀怨。
“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词人设想自己在枫叶满林、螃蟹栖息的江边,乘着霜白的篷船,穿越雾气弥漫的水域,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设想既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沈吟旋辍”,在秋色最浓、月圆之夜,词人握着桨,沉思着,思绪飘忽不定,最终又停了下来。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映射出词人心境的起伏。
“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与春天相比,秋天的风雨似乎更加频繁,词人感叹,即使在风雨中度过,也比现在孤独、病痛的状况要好。
“偏逢著、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尽管如此,词人还是遇到了五湖的晴朗美景,阳光普照,洞庭湖面上仿佛喷出了雪花,这既是自然界的美好,也是词人心中一丝难得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对家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