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色二首·其二》
《柳色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客谁言远道难,行行犹似别时看。

阳关梦冷杯间雨,朔塞声沉笛半寒。

肘后印垂金篆古,营前旗整绣雕残。

骅骝一路驰鞭影,霜下才惊汗血丹。

(0)
鉴赏

这首诗《柳色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深邃意境。

首联“送客谁言远道难,行行犹似别时看”,开篇即以反问形式,表达送别之情的深厚与复杂。诗人似乎在说,送别之人并未言及路途遥远的艰难,但每一步行走都仿佛回到了离别时的场景,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颔联“阳关梦冷杯间雨,朔塞声沉笛半寒”,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阳关,古代边塞之地,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连。诗人想象着友人在离别宴上,杯中酒液如同冷雨,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凄凉与哀愁。而“朔塞声沉笛半寒”则描绘了一幅边塞冬夜的画面,笛声低沉,寒气袭人,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悲凉与孤独。

颈联“肘后印垂金篆古,营前旗整绣雕残”,转而描写送别场景中的细节。肘后悬挂着古老的金篆印章,象征着送别者身份或地位的尊贵;营前旗帜整齐排列,绣有精美的图案,却已残破,暗示着即将分别的现实。这些细节的描绘,既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骅骝一路驰鞭影,霜下才惊汗血丹”,以骏马骅骝驰骋的形象收束全诗。骅骝一路疾驰,马鞭的影子在雪地上留下痕迹,而霜降之后,马蹄踏出的地面,显露出鲜红的血迹。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送别之人的急切心情,也暗喻了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复杂情感与深远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山居秋日用杜韵八首·其八

绮塍五里亦逶迤,北望平畴接华陂。

揖客共摩新石刻,赠人还折古松枝。

履违东省声全隐,几失西堂梦不移。

坐久却忘归路晚,蒹葭江上露初垂。

(0)

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其七

金莲池水即沧浪,白石冈云接草堂。

竹合凤箫难起调,树留虫篆不成行。

百原泉上风神远,五老峰前梦寐长。

万卷相看才数画,漫劳书客问芸香。

(0)

忽忆江西湖南时风景用前韵

漫道吴天似楚天,四时风雨一萧然。

滕王阁下维舟地,黄鹤楼中听笛年。

春色渐回梅放后,秋声应尽雁归前。

东山屐在堪乘兴,閒送清泉下石田。

(0)

题画·其一

溪上有梅花,岁寒心不老。

不见履斋翁,山中几春草。

(0)

移竹

醉日堪移竹,南枝记得真。

寸金还有土,片玉已无尘。

挺挺数君子,岩岩一丈人。

明年春雨后,请看箨龙鳞。

(0)

云庄十石辞·其四云庄

山苍苍兮白云,白杨风兮夕曛。

怀伊人兮终古,秋吾黍兮春芹。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