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秦楼.松陵城外经疏香阁故址感赋》
《过秦楼.松陵城外经疏香阁故址感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选冠子

鸟啄双环,蝶黏交网,此是阿谁门第。

垫巾绕柱,背手循廊,直恁冷清清地。

想为草没空园,总到春归,也无人至。

只樱桃一树,有时和雨,暗垂红泪。

料昔日、人在小楼,窗儿帘子,定比今番不似。

望残屋角,立尽街心,何处玉钗声腻。

惟有门前远山,还学当年,眉峰空翠。

忆香词尚在,吟向东风斜倚。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凉而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词中以自然界的生物——鸟、蝶、樱桃,以及人工构建的元素——门第、垫巾、柱、廊、樱桃树,构成画面的主体。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樱桃树偶尔滴落的雨水,如同女子的眼泪,暗含着哀愁与寂寞。

接着,词人通过想象,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昔日有人居住的小楼,窗前帘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交流,而现在却显得格格不入,不再相似。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词人将目光转向远处的山峦,它们仿佛是当年景色的见证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翠绿与生机,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词人回忆起往昔的香词,那些美好的诗句如今只能在东风中斜倚,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感慨,表达了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初入峡门

入峡清游分外嘉,群峰列岫戟查牙。

蓬莱未到神仙境,洞府先观道士家。

松塔倒悬秋雨露,石楼斜照晚云霞。

却思旧日终南地,梦断西山不见涯。

(0)

题黄子久画

二十年前识大痴,棕鞋桐帽薜萝衣。

星霜老发三千丈,梁栋遗材四十围。

图画浑如诗句好,丹砂终与道心违。

筲箕永上青松树,犹覆当年白版扉。

(0)

中秋日玉山顾仲瑛邀翟明府份陆良贵仁秦文仲约等十人饮金粟冢上酒酣赋诗各成一首

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

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

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

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

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

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

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

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

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

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

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

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

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0)

漫兴十首·其九

太湖三百里,流血水云腥。

战鼓有时歇,渔歌无处听。

飘零孤雁白,惨澹远山青。

题橘音书断,令人忆洞庭。

(0)

喜魏仲房见过

江上柴门掩夕晖,客来刚被鹊先知。

出迎不较衣翻著,对饮宁辞盏倒垂。

话到更深无断处,起看月落几多时。

人生恨不如潮信,暮去朝还有定期。

(0)

越山清晓

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

攲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

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

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