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
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
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
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
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
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
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
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
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
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
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
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
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
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
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
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
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
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
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
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
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
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
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
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
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中秋日玉山顾仲瑛邀翟明府份陆良贵仁秦文仲约等十人饮金粟冢上酒酣赋诗各成一首》【元·谢应芳】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Bvr4eW83I.html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北山金粟冢上的一次聚会,诗人谢应芳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当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间深厚情谊的感慨。
首句“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回忆起过去躲避战乱的日子,诗人独自划船来到北山,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接着,“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描述了中秋之夜,诗人与朋友们相聚,愁云散去,心情愉悦。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惊喜和珍惜。“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虽有战争的阴影,但此刻的聚会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心灵。“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赞美了山中人的豁达胸襟,与之相比,世间之人皆显得狭隘。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描绘了聚会的热烈氛围,众人举杯畅饮,相互敬酒。“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表达了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展现了诗人们挥毫泼墨,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说明聚会不仅热闹非凡,而且充满智慧的较量。“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描绘了聚会的欢乐气氛,人们忘记了时间,尽情享受。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可能是指聚会中的某种表演或游戏,增添了趣味性。“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体现了诗人们对于历史、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好奇。“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表达了对旷达之士的敬佩,同时也感叹这样的精神品质在世间难得。
最后,“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可能是对过去环境的描述,与当前的美好形成对比。“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表达了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替代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色皎洁,溪水回旋,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表达了对主人的感谢,并期待未来再次相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聚会的温馨、欢乐与哲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幽意每不惬,独行谢朋俦。
今朝暑未退,且作城南游。
城南古胜地,漫漫隐林丘。
下有采莲人,莲花过人头。
水涨一痕碧,香浮数顷秋。
参差互相望,衍漾分平畴。
好风穆然至,解袂临清流。
即此得间旷,终日忘淹留。
高兴会有尽,飞光忽我遒。
暝色送归棹,明月非所求。
知名自垂髫,三十年于今。
既观君子面,始知古人心。
跳迹共萍水,言论合芥针。
客游得良友,快胜千黄金。
万卷贮心胸,不作书中蟫。
心如九秋月,了无纤翳侵。
前生定老衲,茅庵结嵚崟。
偶然落尘网,共载参朝簪。
行藏学间鸥,随波共浮沈。
泠泠太古意,悄若风中琴。
在山忘出山,轩冕非所歆。
长安居不易,向平累尚深。
辞荣非此时,岁月驰骎骎。
西湖佳山水,知君岂滞淫。
去去莫回头,为君留清音。
期君十年后,芒鞋重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