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其二》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淮百谷庆西成,万里何妨共此晴。

霖雨尚关天下望,月华犹幸晚来明。

要看玉宇清光满,闻道银河此去平。

邂逅西风轻借力,夜深桂影更敷荣。

(0)
注释
长淮:指长淮河,古代重要河流之一。
西成:秋季农作物成熟,丰收的象征。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
玉宇:形容天空清澈如玉。
银河:指银河系,这里可能象征着宁静的夜空。
邂逅:偶然相遇。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常象征高洁。
翻译
长淮流域的众多山谷都庆祝着丰收的西成,万里之外的人们也能共享这晴朗的天气。
连绵的雨水仍牵动着天下的期盼,幸好夜晚的月光依然明亮。
期待着那清澈的天空充满明亮的光辉,听说银河此刻也变得平静。
在秋风的助力下,夜晚的桂树更加繁茂,景象更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明的图景,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首句“长淮百谷庆西成”,通过“西成”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祝愿;“万里何妨共此晴”,则展现了一种无远弗界、同享晴朗之气氛围的胸襟。

中间两句,“霖雨尚关天下望,月华犹幸晚来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尽管“霖雨”暗示了一种困顿或不顺,但“月华犹幸晚来明”却透露出一种乐观情绪,期待着更美好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要看玉宇清光满,闻道银河此去平”,则是对夜空和星辰的描写。“玉宇清光满”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明净与充盈,而“闻道银河此去平”则通过对银河的描述,传达了一种通向远方、无阻碍的意境。

最后两句,“邂逅西风轻借力,夜深桂影更敷荣”,诗人借助西风之力,彰显了桂花香气浓郁的景象。“夜深桂影更敷荣”则让人联想到在静谧的夜晚,桂花的美好更加突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和高远,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太华观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童对月閒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0)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

登临暂隔路歧尘,吟想兴亡恨益新。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

霜摧玉树花无主,风暖金陵草自春。

赖有谢家馀景在,常教词客爽精神。

(0)

浣溪沙·其三

燕蹴残红上树梢。锦屏寒尽怯春宵。

行来花下转无聊。

红杏渐消浓淡雨,绿杨深锁短长桥。

断肠天外一枝箫。

(0)

送临津房少府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0)

桃源·其二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0)

题高房山横轴

春云离离浮纸肤,翠攒百叠山模糊。

山空云断得流水,咫尺万里开江湖。

依然灌莽带茅屋,亦复断渚迷菰蒲。

冈峦出没互隐见,明晦阴晴日千变。

平生未省识匡庐,玉削芙蓉正当面。

宛转香垆霏紫烟,依稀梦泽分秋练。

未遂扁舟梦里游,酒醒独展灯前卷。

问谁能事夺天工,前元画史推高公。

已应气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饶南宫。

南宫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

秪今遗墨已无多,窗前把卷重摩挲。

世间吮笔争么么,扫灭畦径奈尔高公何。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