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三》
《浣溪沙·其三》全文
清 / 沈泽棠   形式: 词

燕蹴残红上树梢。锦屏寒尽怯春宵。

行来花下转无聊。

红杏渐消浓淡雨,绿杨深锁短长桥。

断肠天外一枝箫。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其三)》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沈泽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象。

首先,“燕蹴残红上树梢”,开篇以动态的画面展现,燕子在空中轻巧地跳跃,将残存的花瓣踢向树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蹴”字,生动地描绘了燕子的动作,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意味。

接着,“锦屏寒尽怯春宵”,诗人将视觉与情感相结合,将“锦屏”比喻为华丽的屏风,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寒冷逐渐消散,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夜晚,人们却感到一丝畏惧或不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更替的敏感感知,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行来花下转无聊”,当人们漫步于繁花盛开的林间小径时,却发现内心充满了空虚和无聊。这种情感的转折,反映了人在面对美丽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红杏渐消浓淡雨,绿杨深锁短长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致。红杏在细雨中渐渐褪色,绿杨则环绕着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浓淡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春意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最后,“断肠天外一枝箫”,以“断肠”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时的深切哀愁。远处传来的一声箫声,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呼唤,引人深思。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浣溪沙(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沈泽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二

乍卷珠帘新燕入。

(0)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其二

吾老百世休,辍书学耕者。

祈年占土牛,喜雪掘玉马。

海鲞带卤烧,溪莼和豉下。

却忆古蚕丛,晤言莫能写。

(0)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

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0)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三

身既远市朝,足不到州郡。

但知食与眠,此外不暇问。

(0)

暮春感怀·其二

是处兵戈满,谁言宇宙宽。

战声惊胆破,春色入心酸。

北狩江天远,东巡海气寒。

野人元任运,愁梦亦随銮。

(0)

遣兴

天怜衰病放还乡,犹恐多情易感伤。

已遣蛙声喧鼓吹,更令燕语奏丝簧。

固知老去心情减,颇爱閒中气味长。

终日杜门无一事,不妨隐几净焚香。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