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临暂隔路歧尘,吟想兴亡恨益新。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

霜摧玉树花无主,风暖金陵草自春。

赖有谢家馀景在,常教词客爽精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登润州慈和寺上房》。全诗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深沉思考。

首联“登临暂隔路歧尘,吟想兴亡恨益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境,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暂时远离了世俗的纷扰,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之中,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强烈。

颔联“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画角声与朝暮的浪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青山的影子则映照着古今的人们,将时间的长河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霜摧玉树花无主,风暖金陵草自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季节的更迭。玉树在霜的摧残下失去了生机,而金陵的草地却在春风的温暖中重新焕发出生机,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永恒循环。

尾联“赖有谢家馀景在,常教词客爽精神”,诗人以谢家(指谢灵运)的余韵作为寄托,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寄阳陵处士

旧隐青山紫桂阴,一书迢遰寄归心。

谢公楼上晚花盛,杨子宅前春草深。

吴岫雨来溪鸟浴,楚江云暗岭猿吟。

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

(0)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

秦楼心断楚江湄,系马春风酒一卮。

汴水月明东下疾,练塘花发北来迟。

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凭寄家书为回报,旧乡还有故人知。

(0)

白云寺

踏破苔痕一径斑,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闲。

(0)

赠杨处厚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

天上故人皆自贵,山中明月独相亲。

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0)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

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

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

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

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

(0)

送淮阴丁明府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

遣吏回中路,停舟对远林。

岛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

暇日公门掩,唯应伴客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