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来表达内心的不舍与忧伤。开篇“岐路三秋别”即设定了季节和情感基调,岐山之路在秋风中显得尤为寂寞,是三次秋天的分别,每一次离别都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离愁的积累。紧接着“江津万里长”则是对空间距离的描绘,江水延伸到遥远的彼岸,象征着分别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感。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中的“烟霞”给人以朦胧美好的感觉,但却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的“驻征盖”表明即将离别,“弦奏”则是音乐的描写,通常用于宴席或欢聚时刻,但这里却与“促飞觞”相连,意味着急促的节奏和匆忙的离别。
中间两句“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通过静谧的景象描写来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台阶上,池塘里的微风带来了秋天的凉意,都是离别时难以忘怀的画面。
最后两句“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表达了临别之际的话语还未说完,却已经泪水涟涟。这里的“赠言”指的是赠送给别人的话语,而“未终竟”则意味着话语被情感所阻断,不能继续下去。而“流涕忽沾裳”则是对泪水如溪流般不断的描写,泪水已经湿润了衣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离别场面的生动刻画,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是一首表达离愁的优秀之作。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
新陇预知成马鬣,旧书何苦似蝇头。
孟郊骨相终赍志,贾谊才能竟不侯。
寂寞声名千古事,定知无益夜台幽。
怫郁厌烦暑,稍欣夕气清。
彷徨不能寐,解带临前庭。
长林激远飙,馀凉入疏棂。
白露被百草,河汉上纵横。
山气自高爽,久谐肥遁情。
羲和当此岁,振职在朱明。
金石亦为焦,况乃柔脆形。
阴泉变汤液,夕颖成枯茎。
念彼市朝士,复嗟田亩氓。
徙倚待明月,徘徊步列星。
炎蒸岂不苦,复畏秋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