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粘将衣桁,黄莺飞上花枝。可人正是晚春时。
一幅花笺初试。希逸儿名风月,韦郎宅枕山池。
神仙福地本无疑。况有沈檀罗绮。
粉蝶粘将衣桁,黄莺飞上花枝。可人正是晚春时。
一幅花笺初试。希逸儿名风月,韦郎宅枕山池。
神仙福地本无疑。况有沈檀罗绮。
这首《西江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粉蝶粘将衣桁,黄莺飞上花枝”,以蝴蝶和黄莺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粉蝶在衣物上翩翩起舞,黄莺则在繁花中穿梭,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充满活力的画面。
接着,“可人正是晚春时。一幅花笺初试”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晚春时节。此时,花笺(一种用于书写或绘画的纸张)被初次使用,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展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希逸儿名风月,韦郎宅枕山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场景的意境。希逸儿的名字与风月相关联,暗示其生活充满了浪漫与诗意;韦郎的居所则紧邻山池,这样的环境无疑为居住者提供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增添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最后,“神仙福地本无疑。况有沈檀罗绮”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神仙般的福地,不仅因为其自然环境的优美,更因为其中蕴含的和谐与美好。沈檀罗绮的使用,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奢华,更是精神层面追求高雅生活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生活的雅致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