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二》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二》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

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

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二)》,通过描述西征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自从西征劳士马”,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起因,士兵们辛勤劳作,为战争付出巨大代价。接着,“六七年间谁主者”提出疑问,战争持续多年,却无人能真正掌握局势,暗示了战争的混乱与失控。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连乌鸦都厌恶吃人的肉,人们悲痛欲绝,向天哭泣,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指出朝廷用人不当,导致无辜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土地被鲜血浸透,表达了对统治者决策失误的批评。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进一步描述战争期间物资供应紧张,百姓生活困苦,甚至还要承受额外的苛捐杂税,生活陷入绝境。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以东海无底比喻资源的消耗无尽,表达了对战争耗费大量资源、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的忧虑。

最后,“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诗人呼吁停止战争,让士兵得到休息,国家得以安宁,主张通过明智的政策使四方归服,避免不必要的军事冲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苦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0)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其二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0)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0)

浣溪沙·其六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0)

风入松·其二福清道中作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0)

酬李袁州嘉祐

少年轻会复轻离,老大开心总是悲。

强说前程聊自慰,未知携手定何时。

公才屈指登黄阁,匪服胡颜上赤墀。

想到长安诵佳句,满朝谁不念琼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