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乡图景。"野水参差落涨痕"中,“野水”指的是野外的自然河流,“参差”形容水波的起伏不平,“落涨痕”则是指水位变化留下的痕迹,表现了秋天雨水的不定和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印记。
"疏林攲倒出霜根"一句,则通过“疏林”描绘树木稀疏的景象,“攲倒”形容树枝因积雪而弯曲,“出霜根”则是指霜雪覆盖下的树根,展现了秋末初冬时节的萧瑟。
"扁舟一棹归何处"中,“扁舟”是一种平底的小船,“一棹”则表示船夫使用单个桨板划行,“归何处”表达诗人对归宿方向的询问,流露出一种返乡或寻找归宿的愉悦情感。
"家在江南黄叶村"这句,则通过“家在江南”直接指出了诗人的故乡所在,而“黄叶村”则是用以秋景象征家的温馨与和谐,黄色的落叶给人以丰收的喜悦,也让人联想到了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更体现了诗人在秋天这种转季时节所特有的感慨。
玉碎疏帘,茶温小阁,东风才逗横枝。
雪海无尘,生绡雅称题诗。
香吹纸墨人俱韵,赋游仙、高卧偏宜。但依依。
梦里江南,费尽相思。
吴山越水登临地,叹画中泉石,虏骑纷驰。
粉本倪黄,可怜风景都非。
伤心世界君休问,看烟云、起灭移时。怕迟迟。
春到孤山,鹤瘦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