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致语口号》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致语口号》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簪缨济济佩锵锵,竞集华堂献寿觞。

朱绂始闻新命诰,青毡俄睹旧门墙。

梁闱琴瑟声俱妙,谢砌芝荪气倍香。

烂醉莫嫌欢未彻,从今三万六千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主题是为叔父升迁至知县职位而举办的宴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手法,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喜庆氛围。

首句“簪缨济济佩锵锵”,以“簪缨”和“佩锵锵”描绘了宾客们服饰华丽、仪态庄重的场景,展现出宴会的隆重与高雅。“济济”形容人多而有序,“锵锵”则形容行走时佩饰碰撞的声音,生动地刻画出场面的繁华。

接着“竞集华堂献寿觞”,写宾客们齐聚豪华的厅堂,举杯为叔父祝寿,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之情。这里“寿觞”特指祝寿的酒杯,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节日气氛。

“朱绂始闻新命诰,青毡俄睹旧门墙”两句,通过“朱绂”(古代官服上的红色带子)和“青毡”(古代官员的坐垫或装饰品),巧妙地将叔父的升迁与家族的荣耀联系起来,既表现了个人成就,也反映了家族的荣光。

“梁闱琴瑟声俱妙,谢砌芝荪气倍香”则是对宴会现场音乐与香气的描写。琴瑟之声美妙动听,芝草与兰香弥漫,营造出一种高雅、祥和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庆典的喜庆与温馨。

最后,“烂醉莫嫌欢未彻,从今三万六千场”表达了对宴会尽兴的期待,同时也预示着未来还有许多类似的庆祝活动。这里的“三万六千场”并非实指,而是夸张地形容未来的庆祝活动将会持续不断,充满了乐观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成功地展现了宴会的盛大与欢乐,以及对叔父升迁的喜悦与祝福,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文化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桂林道中

迂拙繇来事事迟,一官如奕东西移。

孤舟方向凌江发,单骑又从桂岭驰。

浪迹悠悠堪自笑,浮名落落任人痴。

短长尺寸何曾效,空使头颅雪染丝。

(0)

答华阳王

才华久矣擅淮南,芷韵兰情孰可参。

雁羽纵横来鼎水,云花错落斗烟岚。

惊人自昔苏惟二,贵纸于今左有三。

遥想兔园春色好,向阳谁不醉清酣。

(0)

德山前韵

晴日同登郭外山,丛林深处向高攀。

前朝古木双株翠,夹道脩篁半偈闲。

兴到遐情骄野鹿,狂来笑语傲商颜。

波光潋滟浮归棹,明月窥窗相伴还。

(0)

五子山咏·其一

两峰回合一峰圆,缚屋峰前度岁年。

万事果然无用了,烟霞长伴道人眠。

(0)

书怀

山房梅雨涤烦襟,顿觉清凉味可寻。

静整孤琴鸣白雪,悠然无意觅知音。

(0)

戊子再住神光

青山绿树透神光,多少游人堕渺茫。

几度挂瓢图远况,这回凭几梦幽香。

閒名未谢遗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长。

何必赵州年百二,但知住处免奔忙。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