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惊摧,千载汗青传政学;
葭莩幸托,一门历碌感帡幪。
栋梁惊摧,千载汗青传政学;
葭莩幸托,一门历碌感帡幪。
此挽联以沉稳的笔触,深情地回顾了张之洞在政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上联“栋梁惊摧,千载汗青传政学”中,“栋梁”比喻张之洞在国家政治与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离世如同大厦之梁断裂,令人震惊。而“千载汗青传政学”则强调了他留下的政治理论与学术成就将被历史铭记,影响深远。
下联“葭莩幸托,一门历碌感帡幪”则表达了对张之洞家族的赞誉。其中,“葭莩”是芦苇的花絮,常用来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或朋友,这里指张之洞虽与挽者非亲非故,但其德行与功绩如同庇荫,使后人受益。“一门历碌”形容张之洞家族成员们在各自的领域内辛勤努力,成就卓著。“感帡幪”则表达了对张之洞及其家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感激之情,仿佛他们为社会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政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也对其家族的贡献表示了深切的敬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学问及家族传承的重视。
庭院深深春日迟,百花落尽蜂蝶稀。
柳絮随风不拘管,飞入洞房人不知。
画堂绣幕垂朱户,玉炉消尽沉香炷。
半褰斗帐曲屏山,尽日梁间双燕语。
美人睡起敛翠眉,强临鸾鉴不胜衣。
门外鞦韆一笑发,马上行人断肠归。
绣江再见中秋月,岁去月圆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
今夕一尊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
众雏立侍俨成列,以次持杯寿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顽麻头发秃。
但愿团圞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