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
杏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场景,通过对两座豪宅的描述,表现了权力转移和物是人非的哲理。诗中先是“杏为梁,桂为柱”,设定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画面,但紧接着“何人堂室李开府”一句,便引出了主人公对豪宅主人的好奇与探究。
接下来的“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表达了权势易逝的主题。这里的“碧砌红轩”形容的是宅邸的精美,但“色未乾”暗示着尚未完全完工,而“去年身殁今移主”则指出昨日的主人已经离世,今天却换了新的主人。
诗人通过对比两座豪宅——李开府和卢将军的住宅,展现了权力转移的无常。第一座宅邸虽然华丽,但已非原主所有;第二座宅邸则由卢将军占据,但同样带有“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的不稳定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豪宅和权力更迭的冷漠态度,以及对后世子孙可能无法长久享有的担忧。通过提及马家、魏家的例子,诗人强调了物资财富与家族地位的不稳定性。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深刻,是一篇颇具哲理和批判精神的作品。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
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
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多少恨,今犹昨;
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着。
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
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