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明月,岂以解烦燠。
及兹霜夜对,任使体生粟。
冰天凝绀冷,氛祲避不触。
煌煌七金徽,但挂寒斗曲。
萧萧瞀栖叶,悄悄鼾眠屋。
三更清到骨,乱以杯中绿。
平生爱明月,岂以解烦燠。
及兹霜夜对,任使体生粟。
冰天凝绀冷,氛祲避不触。
煌煌七金徽,但挂寒斗曲。
萧萧瞀栖叶,悄悄鼾眠屋。
三更清到骨,乱以杯中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在明月之下,对着霜冷的夜空,感受到了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清凉。"平生爱明月,岂以解烦燠"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喜爱,并非仅是为了驱散烦躁,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及兹霜夜对,任使体生粟"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清冷的夜晚,霜花凛凛,诗人的身体仿佛也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这种清凉。"冰天凝绀冷,氛祲避不触"中,“氛祲”指的是水气或云气,这里形容了夜晚空气的寒冷,连云气都似乎要结成霜。
"煌煌七金徽,但挂寒斗曲"描绘了一幅星空图景,"七金徽"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它们在黑暗中闪耀着光芒,却又是那样的冷寂,只悬挂于寒冷的夜空之中。
"萧萧瞀栖叶,悄悄鼾眠屋"则转而描写了树木和住宅的情况,"瞀栖"形容叶子的簌簌声,而"鼾眠"则是房檐上的瓦片覆盖着尘埃,看似沉睡一般,这些都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三更清到骨,乱以杯中绿"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深夜里,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清凉,而酒中的液体也仿佛变得清冽可人,这里的“绿”可能指的是酒色或是对清新的形容。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操。
脩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
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
忽在新野邹,行从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驾鹤高驰翔。
诗成堕人世,字字含风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顾许俗士驾,平参丈人行。
封姨岂嗔予,震怒挟阿香。
知公终可恃,不记当趋装。
清欢岂有极,夜色来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