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中的第七首,主要表达了对董仲舒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态度。首句提到董仲舒专注于儒家经典,但这并非他的长处所在。接下来描述他过着简单的生活,仅以粗茶淡饭度日,强调的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然后诗人赞美贾谊的著作深邃且富有洞见,犹如珍贵的书籍既能滋养心灵,又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然而,这样的智慧并未被世俗广泛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两位学者的高尚品质和他们的思想深度,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深刻见解可能的忽视。诗人陈与义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即追求内在精神富足的同时,也能在朴素生活中找到满足。
乌生八九子,八九子,馈饲两老鸟,乃在城墙高树头。
两老乌,拮据为巢,心中实毒荼,昼夜馈饲八九子。
八九子,长成各自飞,不来顾老鸟。
巢风雨,巢漂摇,今年有巢处,来年哺子何处所。
猛虎能食人,尚复有子之亲。
蝼蚁极细小,虫奉事长上礼若君臣。
何得朋友如路人。
上车逢所知,下车称别离,泪下如雨眼迷离。
来时不知南、不知北,我去何劳问东西。
车轮班班转,老乌飞飞啄赤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