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伯宪九日感怀》
《依韵和伯宪九日感怀》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隔雾南山愁漠漠,破烟东日淡晖晖。

风欺白发勤吹帽,酒妒黄花故点衣。

九日泪兼疏叶落,几时身逐短蓬归。

青云欲早秋先晚,更惜登高乐事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bǎixiànjiǔgǎn怀huái
sòng / qiángzhì

nánshānchóuyāndōngdànhuīhuī

fēngbáiqínchuīmàojiǔhuánghuādiǎn

jiǔlèijiānshūluòshíshēnzhúduǎnpéngguī

qīngyúnzǎoqiūxiānwǎngèngdēnggāoshìwéi

翻译
隔着迷雾的南山显得忧郁沉闷,东方破晓的阳光微弱而朦胧。
清风吹过,似乎故意欺负我斑白的头发,掀起我的帽子;美酒也嫉妒我赏花的心情,洒在我身上。
重阳节泪水伴着稀疏的落叶飘落,何时才能像随风的短蓬一样回归故乡。
秋天的青云似乎来得比往年晚,我更加遗憾不能尽享登高赏景的乐趣。
注释
愁漠漠:形容忧郁沉闷的样子。
破烟东日:东方破晓的阳光穿过雾气。
风欺白发:清风戏弄斑白的头发。
酒妒黄花:美酒嫉妒观赏菊花的兴致。
九日泪:重阳节的哀伤。
短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青云欲早秋先晚:秋天似乎来得比以往晚。
登高乐事违:不能如愿地享受登高赏景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秋日薄雾中的孤寂与感怀。首句“隔雾南山愁漠漠”,以南山隔着迷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愁绪,"漠漠"二字形象地传达出浓重的哀愁。次句“破烟东日淡晖晖”则通过稀疏的阳光穿透烟雾,暗示时光流转,而诗人的心情并未因此开朗,反而显得更加落寞。

第三句“风欺白发勤吹帽”,借风之无情,刻画出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白发被风吹动,仿佛在提醒他的岁月流逝。第四句“酒妒黄花故点衣”,以酒嫉妒菊花的盛开,暗寓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感慨,连酒也失去了往日的欢愉。

第五句“九日泪兼疏叶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感伤,泪如落叶,凄凉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一句“几时身逐短蓬归”,诗人渴望能如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回归故乡,但现实却是“青云欲早秋先晚”,秋天的到来似乎比预期的要晚,更增添了诗人对登高赏景的愿望无法实现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宋中道挽辞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0)

次韵酬宋玘六首·其六

山陂畴昔从吾亲,诸父先生各佩纷。

零落长年谁语此,迟回故地却逢君。

衣冠偶坐论经术,襁褓当时刺绣文。

更怪高材终未遇,有司何日选方闻。

(0)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五

乐世闲身岂易求,岩居川观更何忧。

放怀自事如初服,买宅相招亦本谋。

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

知君于此皆无累,长得追随圹埌游。

(0)

题山寺扉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0)

答俞秀老

诸偶缘安有,实相非相偶。

虽神如季咸,终亦失而走。

(0)

寄四侄旊二首·其二

一日东冈上几回,百重云水隔苏台。

遥知别后诗无数,黄犬归时总寄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