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赞颂宋中道先生的学问和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古人学术传承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这两句表明宋中道先生不仅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学问甚至能够感动皇帝,显示出其学术地位之高。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这里的“兰堂”指的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诗人用“空作赋”来形容宋中道先生的才华横溢,能够轻松创作出佳作。而“金匮不雠书”则暗示他的作品珍贵如同金器,不必过多装饰即能显露出非凡的价值。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宋中道先生学术成就的赞美。“畴昔”指的是遥远的过去,“绪馀”则是形容思绪纷飞,情感深厚。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这里的“吹箫索上去”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感觉,而“归国有魂车”则象征着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栖息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宋中道先生学术及品德的高度评价,展现了王安石本人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前贤的深切怀念。
才经四日,是中秋,次第月圆如玉。
一点光浮南极上,储作人间五福。
长厚慈仁,清高恬澹,爱水清山绿。
溪园竹里,日来新就华屋。
好是五马传家,芝兰挺秀,早勉群经读。
将相公侯绵衮衮,重见当年符竹。
富贵荣华,康宁寿考,聪我殷勤祝。
更祈王母,共看桃结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