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可余置,死生无彼抛。
遗书曾不博,斗粟与枝巢。
贫贱可余置,死生无彼抛。
遗书曾不博,斗粟与枝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祝游子泉刘叔通二家孤寡》中的片段。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对贫困和生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物质财富的看轻。"贫贱可余置"表明作者认为贫穷和卑微的地位并不足以挂怀,"死生无彼抛"则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超脱,即使面临生死,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后两句"遗书曾不博,斗粟与枝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想,意思是即使没有留下丰厚的遗产,连一斗谷物或简陋的居所都不足挂齿,反映出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豁达的人生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淡然处之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老婆心急频相劝,性难只得三日限。
我耳已较君不割,且喜两家皆平善。
笋舆呕轧度何许,水满东皋新过雨。
主人倒屣出门迎,喜气津津贯眉宇。
别易会难宜少留,清谈绝倒殊不休。
青衿诵诗劝客饮,客亦欢然争旅酬。
向来青鬓今白首,自古交情难耐久。
从今乘兴时一来,请属细君多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