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下西风,寒生南浦。椎鼓鸣桡送君去。
长亭把酒,却倩阿谁留住。尊前人似玉,能留否。
醉中暂听,离歌几许。听不能终泪如雨。
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归时烟浪卷,朱帘暮。
一叶下西风,寒生南浦。椎鼓鸣桡送君去。
长亭把酒,却倩阿谁留住。尊前人似玉,能留否。
醉中暂听,离歌几许。听不能终泪如雨。
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归时烟浪卷,朱帘暮。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庭圭的作品,名为《感皇恩(其三)》。诗中通过描绘一叶舟在西风中飘摇下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君恩的怀念和不舍之情。
“一叶下西风,寒生南浦。”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西风送爽,一片孤舟随波逐流而去,而“寒生南浦”则暗示了秋意渐浓,给人以萧瑟之感。这里的“一叶”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孤独无依的象征,也可能是对远行者的一种比喻。
“椎鼓鸣桡送君去。” 椎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军中或行进中发出信号。这里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情景,声音凄厉,显得分手之苦尤为深刻。
“长亭把酒,卻倩阿谁留住。” 长亭常指古代设在道旁供人休息的地方,这里诗人设想着在长亭中与友人举杯共饮,以此来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不忍分别之意。
“尊前人似玉,能留否。” 这两句以问询的方式表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尊酒之前,那位如玉般美好的人是否能够留下,这种期待又带着一丝无奈和哀求。
“醉中暂听,离歌几许。” 在酒精的影响下,即便是短暂的相聚也让诗人感到珍贵,而离别之歌则流传了多少呢?
“听不能终泪如雨。” 这里的“听”字用得妙极,它既可解为聆听那离歌,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已经无法自持,以至于泪如溪流。
“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 江水不识人间之恩怨,只是冷漠地将那扁舟送往远方。这里的“无情”和“断送”两个词汇交织出一种宿命的悲凉。
“归时烟浪卷,朱帘暮。” 归途中,烟波浩渺之景与渐渐低垂的晚霞相映成趣,而那朱红色的窗帷也似乎在诉说着黄昏的寂寞。
王庭圭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笔触,将离别之情形象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君恩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分离时内心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凰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綵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