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翠影湿芭蕉。雨潇潇。思无聊。
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
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
沉香火底坐吹箫。忆妖娆。想风标。
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
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窗前翠影湿芭蕉。雨潇潇。思无聊。
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
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
沉香火底坐吹箫。忆妖娆。想风标。
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
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这首元末明初倪瓒的《江城子·感旧》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夜的画面。"窗前翠影湿芭蕉",寥寥几笔勾勒出窗外芭蕉叶在细雨中湿润的翠色,营造出清冷而幽深的氛围。"雨潇潇。思无聊",诗人借雨声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无尽思绪。
"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诗人通过梦境将自己带回到遥远的故乡,那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曾经的繁华路径如今已荒芜,只有青苔蔓延。
下片转而抒发对往日佳人的怀念,"沉香火底坐吹箫",想象她在沉香烟雾中吹箫的场景,美丽而动人。"忆妖娆。想风标",诗人追忆她的风采和气质。"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他们在花丛中的赤阑桥边共度的美好时光,画面生动。
最后,"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渔夫的一声歌唱惊醒了诗人的梦境,现实与回忆的落差让他感到失落,无法再追寻过去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对雨夜、故园、佳人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无奈。
华阴少年何所希,欲饵丹砂化骨飞。
江南药少淮南有,暂别胥门上京口。
京口斜通江水流,斐回应上青山头。
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
摇荡春风乱帆影,片云无数是扬州。
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河间姹女直千金,紫阳夫人服不死。
吾于此道复何如,昨朝新得蓬莱书。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
双鸠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涕不晞。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