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
宁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
宁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这首诗描绘了江天暮雪的壮丽景象,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壮阔。
首句“密雪洒空江”,开篇即点明主题,雪花如细密的银丝,洒落在辽阔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片洁白的世界。这里的“空江”二字,不仅指出了空间的开阔,也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着,“云冥天浩浩”一句,将视线从江面提升至天空,云层厚重,与天际相连,形成一种深远而辽阔的视觉效果。这里运用了“冥”字,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浓厚与深邃,与前句的“空江”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天地间广阔无垠的画面。
“宁知风浪高”一句,笔锋一转,引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在这样的大雪覆盖之下,风浪或许更为汹涌,但诗人并未直接描绘这一场景,而是通过“宁知”二字,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种留白式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风浪的壮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但道渔蓑好”一句,以渔人之乐收尾,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补充,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现。在如此壮丽的雪景中,渔人依然能找到乐趣,穿着蓑衣,享受着冬日的宁静与祥和。这不仅是对渔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静与乐观,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江天暮雪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吴地此雄关,庐山维北转。
㠎嶪罗层峰,盘回架陡栈。
陡栈若无路,行人为局步。
嗟哉名利子,冒险纷来去。
来去古复今,吴章自碧岑。
陆文不可作,董法犹堪寻。
堪寻岩壑表,一一供幽讨。借问?车回,桃李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