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湘八景·其八江天暮雪》
《潇湘八景·其八江天暮雪》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

宁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天暮雪的壮丽景象,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壮阔。

首句“密雪洒空江”,开篇即点明主题,雪花如细密的银丝,洒落在辽阔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片洁白的世界。这里的“空江”二字,不仅指出了空间的开阔,也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着,“云冥天浩浩”一句,将视线从江面提升至天空,云层厚重,与天际相连,形成一种深远而辽阔的视觉效果。这里运用了“冥”字,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浓厚与深邃,与前句的“空江”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天地间广阔无垠的画面。

“宁知风浪高”一句,笔锋一转,引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在这样的大雪覆盖之下,风浪或许更为汹涌,但诗人并未直接描绘这一场景,而是通过“宁知”二字,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种留白式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风浪的壮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但道渔蓑好”一句,以渔人之乐收尾,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补充,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现。在如此壮丽的雪景中,渔人依然能找到乐趣,穿着蓑衣,享受着冬日的宁静与祥和。这不仅是对渔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静与乐观,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江天暮雪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山庄灯词八首·其四

玉蛾火蕊势飘萧,借助琳峦落翠标。

今岁不惟逢闰月,都称闰得上元宵。

(0)

长河放舟进宫之作·其三

西山螺翠绿波涵,聚散云容天蔚蓝。

汀芷堤杨风澹荡,诗情端不让江南。

(0)

创得斋

新斋断手绿溪边,水态山容结揽全。

理趣无穷神境迥,江毫供奉待搜研。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十二吴章岭

吴地此雄关,庐山维北转。

㠎嶪罗层峰,盘回架陡栈。

陡栈若无路,行人为局步。

嗟哉名利子,冒险纷来去。

来去古复今,吴章自碧岑。

陆文不可作,董法犹堪寻。

堪寻岩壑表,一一供幽讨。借问?车回,桃李收多少。

(0)

三月三日

逼闰节犹寒,上巳花始发。

马射古所称,韨稧今久歇。

王谢文会豪,张庾佳辞越。

才喜春云浓,可惜终风勃。

无心玩芳华,惟是廑耕垡。

(0)

婉娈草堂

奇境每奥秘,时为幽人开。

我虽忧劳者,亦有烟霞怀。

枕漱寄遐托,溪山期静谐。

香光图婉娈,同然先得哉。

名相天下公,会者任取裁。

识此慕蔺心,企彼希李材。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