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其二》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五言律诗

远俗遥怜僻,避諠常畏名。

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

啼鸟谙诗谱,游鱼识□声。

祇馀朋旧兴,通剌话平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冯次冈时所见的宁静雅致之景,以及与友人相聚畅谈的情境。

首联“远俗遥怜僻,避喧常畏名”,开篇即点出友人居住之地远离尘嚣,环境清幽,诗人对此深感喜爱与敬佩。这里的“僻”字不仅指地理位置偏僻,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避喧常畏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疏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环境的高雅与文化氛围的浓厚。书带草是古代文人书房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学问与文采;“太玄经”则是道家经典之一,暗示主人对哲学、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与理解。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友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志趣。

颈联“啼鸟谙诗谱,游鱼识琴声”,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友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啼鸟仿佛能吟唱诗谱,游鱼似乎能辨识琴声,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友人生活情趣的赞赏。

尾联“祇馀朋旧兴,通刺话平生”,收束全诗,点明了此次拜访的目的和意义。在友人的家中,诗人与老朋友相聚,通过交换名片(通刺)的方式,畅谈往昔岁月,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一场景温馨而亲切,充满了深厚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家中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相聚情景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垂虹亭

西望洞庭突兀,东连仙里人家。

笑指阑干三百,醉来就此乘槎。

(0)

宿东林寺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祇出,谷虚天籁闻。

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

不寐关何事,幽栖意自欣。

(0)

挽刘实斋尚书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

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

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

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

(0)

宪使魏青崖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秋后十日声诗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天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0)

还家父老见迓境上

出塞功名薄,还家父老怜。

尚迟一饭报,又愧五浆先。

手本平分社,诗堪助种田。

从今数来往,东陌与西阡。

(0)

泛西湖

百年岁月此池台,十里云霞镜面开。

青鸟惯含红旆去,小娃频采白莲回。

玉箫吹拂玻瓈国,绣縠穿交金碧堆。

好是太平人自乐,宫车咫尺不曾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