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村多竹屋檐楹梁栋窗楯壁落皆竹也》
《江村多竹屋檐楹梁栋窗楯壁落皆竹也》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水村多竹屋,苫盖覆茅堂。

方寸还通笋,三竿巧称梁。

杀青交素桷,集翠映幽房。

槛带潇湘雨,檐栖嶰谷霜。

龙鳞枯柱坼,凤尾捲帘长。

北牖虚添簟,东篱竟作墙。

入椽风弄笛,巢燕粉拖篁。

袅袅烟笼户,萧萧月到床。

何烦题字去,应住此君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村落中竹屋的独特风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与自然融合之美。

首句“水村多竹屋”,点明了地点和主要特色——竹屋遍布水边村落。接着,“苫盖覆茅堂”描绘了竹屋的屋顶,以茅草覆盖,既实用又具传统美感。以下几句“方寸还通笋,三竿巧称梁”,通过“方寸”与“三竿”的对比,巧妙地展示了竹子在建筑结构中的运用,不仅美观,且富有功能性。

“杀青交素桷,集翠映幽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竹屋内外的绿色氛围,竹影与屋内空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意境。“槛带潇湘雨,檐栖嶰谷霜”则通过雨滴与霜花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与季节变换的暗示,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龙鳞枯柱坼,凤尾捲帘长”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竹屋的某些部分比作龙鳞与凤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竹材的形态美与生命力。“北牖虚添簟,东篱竟作墙”则通过窗户与篱笆的描述,展现了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既实用又美观。

“入椽风弄笛,巢燕粉拖篁”两句,通过风吹竹叶的声音与燕子在竹林中穿梭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听觉与视觉效果,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袅袅烟笼户,萧萧月到床”则通过烟雾与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

最后,“何烦题字去,应住此君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屋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认为无需额外装饰,竹本身便是最好的点缀,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屋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竹在建筑与生活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火车同郭诚思作

火车双轮驾九虬,出海直上昆崙丘。

经天三百六十度,匝日一万四千周。

电破重阴霹雳过,风开霁色烟云收。

乾关坤轴极排轹,势阑却返无为洲。

(0)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动至人心。

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

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

(0)

离都招友人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

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

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0)

读齐世家

默坐磻溪素发垂,商周于此系兴衰。

机深正似忘机者,应被沙鸥静处窥。

(0)

戏刘原甫·其二

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

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0)

太尉韩国文忠富公哀词·其二

鼌董经邦策,皋夔济世贤。

频坚挂冠请,未及纵心年。

蚤遂赤松伴,晚参黄檗禅。

悬车垂一纪,筑室冠三川。

潇洒山中相,优游地上仙。

尊荣兼寿考,五福在公全。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