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入蜀》
《送人入蜀》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江亭把酒唱离歌,游子扁舟发汝沱。

草色到江知地尽,猿声入峡觉山多。

水流深向荆门出,栈道遥从树杪过。

去去蜀中应计日,相思明日复如何。

(0)
鉴赏

这首《送人入蜀》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以送别友人入蜀为题,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江亭把酒唱离歌,游子扁舟发汝沱”,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氛围。江边的亭子里,诗人与友人举杯共饮,唱起离别的歌曲,预示着即将启程的友人将乘坐小舟离开,踏上前往汝沱的旅程。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动作,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情调。

颔联“草色到江知地尽,猿声入峡觉山多”,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去途中的景象。随着友人行进,江边的草地逐渐延伸至尽头,仿佛暗示着旅途的遥远;而山间的猿猴鸣叫,似乎在提醒着旅途中山峦的众多与崎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现了旅途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之情。

颈联“水流深向荆门出,栈道遥从树杪过”,则将目光转向友人行进的具体路径。水流深邃,流向荆门,象征着友人前行的道路虽艰险却坚定;而栈道蜿蜒,从树梢间穿过,既描绘了道路的险峻,也寓意着友人在旅途中将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这两句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展现了友人旅途的艰难与不屈的精神。

尾联“去去蜀中应计日,相思明日复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友人前往蜀地,时间的流逝将成为他们相聚的倒计时;而未来的每一天,思念之情都将如影随形。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也是对两人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深情与期待。

整体而言,《送人入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友人旅途的景象,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送欧阳子还江华郡

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五

橹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

(0)

米囊花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0)

谭子池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

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

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

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

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

十五锐行走,快马不能追。

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

父母忆念深,乡闾为立祠。

大历元年春,此儿忽来归。

头冠簪凤皇,身著霞裳衣。

普遍拯疲俗,丁宁告亲知。

余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

恐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

此有黄金藏,镇在兹庙基。

发掘散生聚,可以救贫羸。

金出继灵泉,湛若清琉璃。

泓澄表符瑞,水旱无竭时。

言讫辞冲虚,杳霭上玄微。

凡情留不得,攀望众号悲。

寻禀神仙诫,彻庙斸开窥。

果获无穷宝,均融沾困危。

巨源出岭顶,喷涌世间稀。

异境流千古,终年福四维。

(0)

寄远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0)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