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六日雨阻江上因记昨岁同于鳞诸君访茂秦于华严庵分韵赋诗一时之盛怅焉有怀爰赋十韵》
《正月六日雨阻江上因记昨岁同于鳞诸君访茂秦于华严庵分韵赋诗一时之盛怅焉有怀爰赋十韵》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昨岁还兹日,相携出建章。

去乘支遁马,来借远公房。

所遇皆同志,焉知在异乡。

天花沾草木,佛日转冰霜。

诗辨三乘体,经翻四大藏。

降心皈鹿女,说法礼狮王。

有会因能就,言离业转长。

弥天今落落,大地各茫茫。

雨雪逢南土,风烟阻上方。

未须论幻迹,吾道本何常。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正月六日雨阻江上因记昨岁同于鳞诸君访茂秦于华严庵分韵赋诗一时之盛怅焉有怀爰赋十韵》描绘了诗人回忆去年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诗中通过“昨岁还兹日”、“去乘支遁马”等句,展现了他们出行的意趣和对佛教文化的亲近。诗人感叹“所遇皆同志”,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喜悦,以及身处异地的感慨。

“天花沾草木,佛日转冰霜”运用比喻,形容佛法的普照和净化力量,以及环境的冷寂。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他们在华严庵中的活动,如研读佛经、讨论佛法,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执着。

“降心皈鹿女,说法礼狮王”象征着内心的谦逊和对佛法权威的尊重。然而,“有会因能就,言离业转长”则揭示了即使相聚短暂,离别后思念之情更加强烈。诗人感叹时空的辽阔,“弥天今落落,大地各茫茫”,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诗人以“雨雪逢南土,风烟阻上方”描绘出江上雨阻的现实情境,呼应了题目中的“雨阻”。他总结说不必过于纠结于幻象,因为他们的道义始终如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追忆,又有对佛法的感悟,以及对生活变迁的哲思,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君不闻歌

君不闻和氏璧,楚王刖之以为石。

又不闻丰城剑,千载埋藏遇华焕。

世间万事有穷通,何况壮士誇材雄。

于时未际君且守,春到花开不须久。

(0)

寄方希古

杜若满芳洲,怀人独倚楼。

江天烟树迥,汉水暮云浮。

气节惟吾友,才华孰汝俦。

金陵分手后,远念日悠悠。

(0)

喜雨·其二

水生华发草毵毵,春半人家未浴蚕。

一夜雨声淮泗白,却疑蓬底睡江南。

(0)

怀友行寄水北杨云溪

昔喜馆西清,今嗟乏东易。

钟陵杨君文献家,奕世诗书贯胸臆。

宫亭湖口春涨号,水北溪头晚峰碧。

日卧柴扃人迹稀,秋声坐绕寒蛩夕。

忆昨论交倏有年,下榻宾帷绝尘役。

苍蝇白璧宁足嗤,天藻云葩烂珠璧。

贰室馆甥儒雅流,从君立雪春云陬。

五经六艺富探讨,风雅百氏追源悠。

咏雩经史益钻仰,迎刃窥光如解牛。

圣哲遗言犹菽粟,味澹涵和厌粱肉。

风辰细语玉树前,月夜高歌翠微麓。

一别更秋日爽期,切思丽泽盈膏馥。

悒怏离情渺去鸿,蹇予薄世羁荣辱。

玩几知患故预图,岂意迂疏堕虞蹙。

鸩媒曷足达衷诚,豺虺扬嗔肆夷腹。

妖氛翳空晦曙明,簧鼓潜期务藩触。

东归卧疾松桂丛,脱屣浮尘课樵牧。

怅怀屈贾亦何悲,用舍随时恒自足。

云溪子,儒之徒,藏器乃肥遁,含章谢驰驱。

愿从冰壑侣渔钓,奚复君门献子虚。

(0)

为贵朽石法师赋竹窗诗

种竹窗乃幽,窗幽竹逾好。

孚甲炯外扬,空虚默中抱。

疏玄午阴繁,短枕秋声早。

值者岂不多,契兹良独少。

多福阐玄机,香山发天藻。

金石谁再宣,琅玕自相保。

兀者今在斯,于焉将远绍。

亦尝戻江皋,观我庭前草。

(0)

题五马图

开元四十万匹马,谁是超然出群者。

曹韩笔刀非不工,须信真龙最难写。

真龙只有拳毛騧,太宗骑此开唐家。

雄姿猛气世无敌,当年识者久叹嗟。

吴兴公子画五匹,满眼风云起萧瑟。

一匹玉花啮且骄,一匹飞黄甚飘逸。

驳文殊者一匹雄,一匹紫电奔长虹。

中央正立一匹胡青骢,遂令四马皆下风。

想见承华春苜蓿,此马由来字天育。

殷红盘袍帽纹縠,奚官秋策采监牧。

花萼楼前风日迟,五王宴罢何逶迤。

乃知画师用心苦,俟我落笔题新诗。

大明天子飞龙骑,汗血功成即天位。

真龙复出凡马空,眼见此图传万世。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